俄羅斯榮譽經濟學家、采礦科學院院士克拉楊斯基在2011年度國際煤炭峰會上表示,俄羅斯煤炭工業目前主要將重點放在出口上,這注冊意大利公司并不能保證其煤炭工業的持續發展。
俄羅斯榮譽經濟學家、采礦科學院院士克拉楊斯基在2011年度國際煤炭峰會上表示,俄羅斯煤炭工業目前主要將重點放在出口上,這并不能保證其煤炭工業的持續發展。他們應該并且能夠解決國內的煤炭利用問題,解決方案就是遵循國際煤炭行業的發展邏輯——深度加工。
俄羅斯有22個煤炭盆地和129個獨立煤礦床,儲量僅次于美國,產量排名世界第五。俄羅斯的煤炭貿易量占全世界12%以上,出口量排在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后,位列世界第三。
克拉楊斯基介紹,由于采礦、燃煤油氣廠及使用煤炭產生的排放物是工業區內的主要污染源,在俄羅斯,有些人直接拒絕清潔煤炭技術并主張抵制所有煤炭項目。俄羅斯的熱煤從21世紀伊始,就從主要能源轉變為最不受歡迎的燃料。當然,潛在的基礎是俄羅斯有豐富的油注冊德國公司氣資源,今后北部和南部天然氣管道的試運轉和東歐頁巖氣礦藏的開發,使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會有繼續下降的可能。
克拉楊斯基說,俄羅斯煤炭工業需要進入一個全新的、以創新為基礎的發展階段。如果煤炭不進行深度加工,就無法解決煤炭開采企業現代化和煤炭資源利用技術落后之間存在的矛盾。深度加工最主要的目的是促進注冊百慕大公司煤炭在其產地消費量的最大化并適度創造附加值。
目前,俄羅斯在庫茲巴斯一個煤田實施第一個主要項目。預計到2015年,將在一個露天煤礦的基礎上建立一家創新型煤炭技術聯合體,對500噸熱煤進行深度加工,生產一種叫半焦炭的高標準能源。《俄羅斯煤炭產業2030年長期發展計劃》中也提到要成立一系列同類型的聯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