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該取消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退稅的政策在業內已盛傳多時,但此番出臺的力度依然“超預期”。
“多重壓力齊集,鋼鐵業的嚴冬將在三季度提前到來。”西本鋼鐵信息總監盛志誠不無憂慮。
“螺紋鋼廠已現虧損”
實際上,市場早在5月下旬便有傳聞稱中國將下調熱軋板材和冷軋等鋼材產品的出口退稅。不過當時市場預計部分鋼鐵產品的出口退稅從9%調整到7%。其間,甚至一度有一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與一位商務部負責人出面“澄清”傳聞。
本次調整力度顯然大大超過市場預期。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的《關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的通知》,從7月15日起,取消國內主要鋼材出口品種(包括熱軋、中厚板、厚度≥3mm的冷軋卷材、冷熱窄帶以及型鋼產品)所有退稅,大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從調整前的9%調整直接下調到0。
而目前的情勢是,6月份國內鋼鐵企業全行業的虧損已是確定性事件。進入5月下旬以來,除冷軋外的各種鋼材品種毛利均進入了負值區域,其中螺紋鋼的虧損水平已經超過了200元/噸。“螺紋鋼產量比例較高的鋼廠已經出現了虧損。”一券商分析師說。
最要命的是,在接下來的日子中,國內鋼企都要使用新的高成本的鐵礦石。而熱軋之類板卷的出口價格,在今年4月份創下700美元/噸的高價后,也已回落到成本警戒線附近。
形勢如此嚴峻,財政部為何還會出臺嚴厲政策?
“應該主要是為了緩解國際上已達白熱化的反傾銷訴訟”,這是盛志誠的答案。從去年至今,中國鋼材出口的反傾銷國際訴訟案已達不下百起。
另外,盛志誠認為,從中也可以看出,政府有倒逼鋼鐵企業減少對鐵礦石依賴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