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 美國對華貿易摩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關歐美指責中國對部分原材料出口限制的訴訟裁決余波未了,1 日傳出了美國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決定追溯征收反補貼稅,昨日,中國國家商務部又發出預警:美可能對我汽車零部件產品發起更多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美對中國產品頻頻發難
[注冊盧森堡公司]據昨日中國國家商務部預警,1 月日,美國制造業聯盟和美參議員布朗等國會議員召開新聞發布會,指責中國對汽車業的補貼損害了美國產業,呼吁美政府采取措施限制中國汽車零部件進口, 對引擎、汽車電子設備、輪胎等相關產品發起更多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而在此前一天,美商務部在聯邦紀事上發布公告,對華太陽能電池(板)雙反案做出反補貼緊急情況初裁。
貿易摩擦對象“轉型升級”
為何美國近期對中國出口產品頻頻發難? 廣東省社科院國際經濟所所長丘杉對羊城晚報記者分析: “大的背景是全球經濟復蘇緩慢, 發達國家失業率高企,造成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直接原因,則是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 政客們為了爭取選票,[注冊伯利茲公司]攻擊中國出口影響了美國就業自然成為很好的渠道。這種現象幾乎每四年都要‘發作’一次”。
丘杉表示,需要關注的是,美國對華貿易摩擦的對象還出現“轉型升級”的趨勢。過去針對比較多的是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如木地板、金屬制品等,而現在越來越針對太陽能電池板、汽車零部件等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這正是國內不少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