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406個稅號商品出口退稅全額取消一事,商務部財務司負責人24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本次取消退稅的406個稅號,僅占海關稅號總數的3%左右,2009年上述產品實現出口110億美元,僅占當年出口總額的1%左右。取消其出口退稅短期內可能會對市場產生影響,但應不會造成出口的大幅下滑,不會改變對外貿易發展的大局。
財政部于日前公布,自7月15日起,包括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加工材、銀粉、酒精、玉米淀粉、農藥、醫藥、化工產品、塑料及制品、橡膠及制品、玻璃及制品在內的406個稅號商品的出口退稅將被全部取消。
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底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商務部就提出要研究"兩高一資"產品的出口政策。而此后,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楊鐵生也透露,相關部委在研究提出調整限制"兩高一資"行業產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建議,控制"兩高一資"行業產品出口,抑制其市場需求。
雖然對出臺限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退稅的政策早有預期,但此次政策變動力度之大卻超出了市場意料。
這樣"超預期"的調整是否會影響外貿復蘇增長勢頭?對此,商務部財務司負責人表示,由于取消退稅的產品所占稅號和出口總額均不高,所以不會造成出口大幅下滑,也不會改變對外貿易發展的大局,長期來看將有利于促進外貿發展方式轉變。
上述負責人稱,此次調整只是為了確保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并不意味著國家外貿政策的轉向,不代表外貿政策的"退出"。2010外貿工作主要著力點是"拓市場、調結構、促平衡",保持外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將是全年工作的重點。下一步,商務部部還將根據外貿出口形勢,繼續完善出口退稅率結構,努力保持出口退稅政策的連續穩定,爭取為外貿發展創造相對穩定的政策環境。
"調整將有利于推進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上述負責人稱,取消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體現了國家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推進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政策意圖,有利于引導企業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和檔次;有利于引導企業提高精深加工程度,促進低碳排放、節能環保產品出口。事實上,此次出口退稅調整劍指"節能減排"的意圖很明顯。據介紹,"十一五"前四年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了14.38%,但與"十一五"節能降耗目標相距甚遠。作為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決戰之年,通過各種手段全方面確保減排任務的完成毫無疑問成為各部委合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