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內需方面,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外貿也有新突破,進出口總量均居全省地市級首位……去年我市商務發展的喜人成績為今年的發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然而世界經濟趨向下行等因素下,今年我市商務發展在前一季度“平穩回調”的形勢下也面臨了新挑戰。昨天,全市商務工作會議召開,會上傳遞出一個信號:部分“商務指標”有下滑現象。
3年前很少人能想到[注冊法國公司]
迪蕩新城一帶會那么熱鬧
“3年前晚上9點走在解放路上,基本沒什么車輛沒多少燈光了,可現在即便是晚上11點大街上依然燈火通明。消費觀念轉變了,夜消費開始旺起來了。迪蕩新城一帶,3年前誰也不會想到有這么熱鬧,甚至有些人還對這個業態有些看法,可現在少了世茂像是少了個城,為什么?消費理念提升,現在的消費都是綜合性消費了!”昨天的會上,副市長徐明光用這樣一段話概括了近幾年紹興商貿界的巨大變化,這段話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內需消費上了新臺階,也為紹興的經濟貢獻了一筆,這可以從“排隊”現象看出:每天晚上7點半到9點半,沈園堂足浴都是排隊;紹興的星巴克是長三角地區面積最大的門店,可即便只是簡單地喝杯咖啡也要排老長隊買;還有外婆家,“排隊”已成為一種特有餐飲現象……
數據顯示,去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億元大關,而一場“金秋購物節”就為400多家商貿企業增加銷售18.6億元。而與此同時,在惠民政策的推動下,全市54.3萬臺家電享受“家電下鄉”補貼,另有85.4萬臺家電享受“以舊換新”補貼,消費者從中受益2.6億元。
而除了內需市場,去年我市的外貿也有新突破。除了進出口總量位居全省地級市首位,因為注重發揮塊狀產業抱團參展促銷,去年我市出口企業數量不斷增多,出口市場也一度被擴展。其中,諸暨企業“走出去”,有效實現傳統產業與過剩產能的輸出轉移,“銷地變產地”減少了貿易摩擦,其做法引起了中央媒體的關注,并得到中央及省委領導的批示和肯定。
[注冊意大利公司]消費和出口增速拉開差距
出口企業利潤下滑
然而今年以來受國際市場需求乏力、國內經濟增速逐步放緩的宏觀環境影響,一季度全市商務運行總體呈現平穩回調的發展態勢。從昨天會上公布的一季度主要“商務指標”來看,市場消費持續繁榮,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4.8億元,同比增長15.1%。而外貿出口也呈現恢復性增長,一季度全市進出口72.1億美元,同比增長5.9%,其中出口53.7億美元,出口增幅由負轉正。值得一提的是,“服務外包”也快速發展。一季度,新增注冊服務外包企業7家,簽訂離岸合同額1292萬美元,完成離岸執行額1331萬美元,同比增長124.1%。
事實上,在國際形勢等影響下,我市的商務發展也由此受到沖擊。昨天的商務工作會議上,有關人士分析,從一季度情況看,除外貿出口外,新批境外投資項目數量、合同外資等商務經濟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因生意清淡,部分遠洋船運公司減少了貨運航班,全球貨物貿易持續下跌,外貿有萎縮態勢。
而紹興外貿企業也出現訂單短期化、利潤下降等困局。據介紹,一季度外貿企業普遍接單不足,出口訂單大多以短單、小單為主,長單、大單減少,訂單利潤普遍下降。據對全市143加外貿企業統計,目前6個月內的在手中、短期訂單金額10.01億美元,占比達到75%。企業在手訂單數量環比下降,其中機電類、紡織服裝類企業在手訂單,環比上月份分別下降10%和7.6%。雖然當前出口產品原材料價格上漲勢頭有所減弱,但出口企業的利潤呈現下降趨勢。
而與此同時,國際貿易風險等也正日益增大。比如今年一季度全市遭遇反傾銷4起,涉案企業297家,涉案金額1.48億美元。全球經濟下行造成國際貿易風險增大,境外采購商不履約毀約現象增多,個別外貿企業積貨上百萬美元。
商務發展著力點有哪些?
“擴內需”、“走出去”、“服務外包”……
為此,根據年初總體經濟形勢分析,結合紹興實際,昨天的會上有關方面對今年全市商務發展做了重點部署。拓展新市場,培育新消費,搶占新領域,營造新氛圍,下階段我市將在擴大外貿和內需等方面上做好文章。
在開拓外貿市場上,當前有關方面正在重點組織企業參加第112屆廣交會,并抓好出口品牌培育,推動出口產業集群化發展。
另外,為促進消費增長,全市將深入開展全市商貿流通服務業競賽活動,提升商貿發展檔次,重點推進國字號專業市場、CBD商貿綜合體建設,改善購物環境,同時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培育發展專業商貿市場等。
”走出去,要構建網絡推進本土企業開展跨國經營。”會上有關人士提出,商務成本快速上漲的“倒逼”,接下來將引導一批傳統產業赴境外創辦生產基地“騰籠換鳥”,以并購、參股等方式開展跨國經營,推進境外營銷網絡建設。[注冊德國公司]
而根據我市服務外包現有的基礎優勢,推動服務外包也是目前發展商貿經濟的一大內容。據介紹,在引進外包項目和培育外包主體的同時,我市還將推進園區載體建設,一批園區將爭創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形成服務外包龍頭效應和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