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從福建省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共有34個國家和地區明令禁止收寄月餅。包括德國、法國、丹麥、西班牙等。另外,[注冊法國公司]還有一些國家對郵寄月餅采取限制措施,如澳大利亞要求注明為節日禮物,且餡料中不能有蛋黃、肉、果仁等成分;英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新西蘭等國家禁止含有蛋黃和肉類的月餅郵寄入境。
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月餅企業使出渾身解數,開始營銷大戰。尤其對于月餅出口企業來講,每年在這個黃金季節,都會賺來大筆利潤和外匯。然而,今年的月餅出口卻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許多企業不得不“出口轉內銷”。面對這種情形,有的企業抱怨是為國外實施的“綠色貿易壁壘”所害。但筆者覺得,對于月餅出口受阻,我們更應該站在質量的視角自我反思。
稍微分析一下我們就會發現,一些國家對中國月餅出口設限無不劍指“質量”二字。歐盟對含有干果類的月餅中黃曲霉毒素B1的要求遠高于我國標準;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規定進口月餅餡料中不能含有蛋黃和肉類……這些近乎苛刻的要求致使許多中小月餅生產企業面臨“出口無門”的窘境。
實際上,月餅質量是長期困擾這個行業健康發展的最大問題。雖然國家早就針對月餅質量制定了嚴厲的規定,如月餅的質量指標中除了衛生指標,還包括感觀指標、重量指標、含水量指標等;《食品安全法》也要求月餅包裝上詳細標注所有成分、加工方式等以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墒,月餅質量問題仍走不出安全隱患的魔咒。[注冊意大利公司]
據報道,家住重慶北碚城區的羅翠容近日向記者展示了一盒存放了8年的“古董”月餅,這盒被主人遺忘在儲物柜的“餅堅強”的生產日期是2003年9月2日,距今已9年,但看上去仍油亮發光。據業內專家講,此月餅可能是防腐添加劑放多了,而該月餅的外包裝上并沒有明確說明食品添加劑的成分和數量。
鑒于此,我們在抓緊制定行業標準的同時,不妨以月餅出口受阻為契機,對全國范圍內的月餅質量進行一次全面“體檢”。一方面,質監部門要對月餅的包裝、標識、食品質量、添加劑等進行全程監控和監督,同時,國家工商部門要對生產月餅企業進行抽查,抽查樣本既要適當擴大,也要抽大不放;對網上銷售月餅行為,職能部門也要盡早出臺措施,以填補管理上的真空。此外,要對違規企業進行重罰,按照《食品安全法》,對以次充好、質量沒有保障等生產企業,進行嚴厲處罰。
[注冊德國公司]只有企業加強自律,生產出“健康”月餅,消除食用者的后顧之憂,才能讓中國月餅順暢地“走”出國門,“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