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開幕已經第三天了,前來咨詢的巴西采購商只有1個,亞洲采購商雖然多,但更多是只咨詢不談訂單。"河南成城進出口有限公司出口部負責人李國付在談到今年新興市場訂單情況時,使勁搖頭不愿多談。
近日,新快報記者巡館時從不少出口企業工作人員口中了解到,部分新興市場國家訂單已經出現下滑趨勢。
中國環馳軸承集團外貿部業務經理馮坎稱,[注冊伯利茲公司]該集團有70%業務來自外銷,而且主要市場集中在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常"由于印度等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訂單出現下滑,今年整體出口同比下滑10%左右。"
而TCL海外業務中心總經理栗相軍也對新快報記者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TCL小家電類產品在印度的出口量下滑30%。為此,他今年曾多次出差印度。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劉建軍在10月14日第112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開幕新聞發布會上曾指出"今年上半年以來,無論是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還是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普遍放緩。"
中國企業打價格戰"內耗"
"新興市場國家受經濟危機波及,國內購買力下降,是新興市場疲憊的原因之一。但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也不容忽視。"栗相軍表示,隨著中國開拓新興市場力度不斷加強,新興市場國家成為我國重要出口地,這些國家貿易保護手段層出不窮,開始把"中國制造"作為主要打擊對象。
公開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遭遇其他國家的貿易救濟達40起,同比增長38%,其中今年5月至今,來自巴西、阿根廷、泰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涉華貿易救濟案例已超過30起,而新近發起的案例就約20起,[注冊法國公司]已然超過去年前8個月的14起。
"上半年,巴西、阿根廷、印尼等多個國家都推出質量認證標準,讓客戶們上半年都在忙于辦理認證事宜,導致上半年訂單減少。如巴西的客戶因為要等該國質量認證證書出來后才能下訂單,結果我們上半年有近3個月沒有來自巴西的訂單。"遠東機械營銷中心總監陳婧潔向記者抱怨稱。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在新興市場打價格戰,所造成的"內耗"也阻礙了新興市場的進一步開發。佛山市埃菲爾陶瓷有限公司負責人尹久華表示,該公司2005年就開發東南亞市場,原來利潤能達到10%,"但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企業以低價方式大規模進入該市場,每天都有客戶打電話要求降價,如今我們的利潤已經跌至30%左右了。"
仍被寄望彌補歐美訂單缺口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也從出口企業處了解到,盡管新興市場受經濟危機波及出現疲態,但仍被寄予彌補歐美市場缺口的厚望。
中國最大的冷柜出口商浙江星星家電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營銷中心總經理陳海明認為,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盡管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等新興市初幣出現短期內大幅貶值的困難,但總體而言成長很快,可以看到非常大的潛力。[注冊意大利公司]據他介紹,由于新興市場高增長彌補了傳統市場訂單的萎縮,在歐洲市場今年降幅超過20%的情況下,該公司今年前9個月的整體出口量和出口額仍然實現了12%和11%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