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日前在十八大新聞中心接受采訪時對有關中國外商投資環境惡化的說法給予回應,他介紹說,聯合國貿發大會的全球投資監測表明,上半年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資(FDI)數量最多的仍是中國,[注冊意大利公司]這個數據可以回答中國投資環境是否惡化的問題。
陳德銘表示,中國吸引FDI數量占據世界第一,但是商務主管部門在投資環境問題上仍需保持謙虛謹慎,要看到不足,在完善投資環境方面,還要做好幾個方面工作:一是提升綜合競爭優勢,重要的是提升人才方面的軟實力;二是保護外商的合法權益,包括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三是保護知識產權,后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四是促進投資便利化,比如研究國民待遇準入清單的做法。
近期,美國相關部門裁定對中國太陽能電池及相關組件等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陳德銘認為,美國的這種做法不可理喻。光伏產品是各國合作生產的,中國從各國進口原材料,在中國加工成產品,光從美國進口的設備就達400多億元。中國光伏產品價格之所以低,一是因為技術進步,二是因為進口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最高下跌90%。“一方悍然發動貿易戰,一定會傷到自己,中國正在進行工業化和城市化,將大量使用光伏產品,美國的做法將會使自己失去巨大的市場。”
陳德銘強調,中美之間互補性非常強,已經建立了加強溝通的經貿關系,可以說誰也離不開誰,如果發生貿易戰,誰都輸不起。在金融危機期間,美國不斷帶頭對中國采取貿易救濟措施,有些是毫無道理的。“對于美國的貿易保護措施,首先是要堅持深化合作和互利共贏原則,通過協調解決摩擦;同時,[注冊德國公司]中國商務部也有責任在本國企業正常利益受到侵害時給予保護。”
有聲音認為,在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中,美方發起訴訟和贏得官司的數量要明顯多于中國,陳德銘認為這種說法不是事實。據他介紹,中國發起了大量對美國的訴訟案件,出于多方面考慮,有些勝訴的案件沒有過多地對外宣傳,而美國勝訴的案件則宣傳較多。中國最近有22個訴美國的案件,贏得勝利的把握很大。
陳德銘還說,今年中國的貿易形勢仍不確定,[注冊百慕大公司]全年貿易增長10%的任務非常艱巨,還需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