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總體向好,不僅表現在服務貿易規模穩步擴大和外貿占比進一步提高,還表現在服務貿易結構的不斷優化。”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高附加值服務出口繼續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去年前三季度,我國咨詢出口總額為24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4%,占全國服務出口總額的17.6%。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105億美元,同比增長20.3%,占比為7.7%。保險服務、廣告宣傳、[開曼公司注冊]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占比雖小,但出口增幅顯著。
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獲得提升,重要原因在于2012年我國在服務貿易的一系列重點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是承接服務外包持續較快增長,吸納就業作用明顯。去年1至10月,我國共簽訂服務外包合同109753份,合同金額457.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5%,執行金額342億美元,同比增長53.7。其中,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金額317.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7.5%,執行金額237.3億美元,同比增長45.1%。
二是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出口增幅提高。去年1至10月,我國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225.3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7%。其中,出口212.62億美元,同比增長42.9%;進口12.73億美元,同比增長38.6%;貿易順差199.89億美元。文化貿易在經營主體多元化、出口市場鞏固擴大、產品結構優化等方面取得進展,[開曼注冊公司]增幅明顯高于服務貿易總體水平。
三是技術貿易穩步增長,質量水平有所改善。從進口來看。去年1至10月,全國技術引進合同金額327.16億美元,同比增長31.14%。技術引進以專有技術的許可或轉讓、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等方式為主,技術引進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從出口來看,去年1至10 月,全國技術出口合同金額211.3億美元,同比增長39.21%。技術出口以計算機軟件、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等為主,集中在軟件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研究與試驗發展、醫藥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設備制造業等領域。
四是會展服務加強統籌規劃,社會經濟效應凸顯。
此外,我國服務貿易促進體系也不斷完善。服務貿易交易平臺得到有效拓展。首屆京交會吸引了來自82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到會,實現國際服務貿易成交額112億美元。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完成2012年《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指導目錄》,出臺《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若干意見》,還與中國進出口銀行聯合利用金融手段支持服務貿易企業發展。截至目前,首批133個服務貿易重點企業和項目已通過評審,并將由中國進出口銀行在信貸方面給予支持。
2011年公布的《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二五”時期服務貿易年均增速11%,高于貨物貿易增長水平(10%)。未來,[注冊馬紹爾公司]我們將進一步提升服務貿易對外開放水平,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逐步擴大金融、物流、節能環保等領域的對外開放,鼓勵外商投資專業設計、軟件開發等服務業領域,擴大服務供給,服務貿易未來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