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烏克蘭汽車行業協會數據,[馬紹爾公司注冊]2012年烏克蘭汽車銷量約為23.7萬輛,其中進口車占主導,達20.5萬輛。受進口車銷售沖擊,去年烏克蘭汽車產量大幅下降27.1%至7.6萬輛。
2009年,中國車企在烏克蘭市場總銷量為1.47萬輛,2010年降低至1.3萬輛,2011年進一步降至1.24萬輛。但2012年開始中國車企在烏銷量大幅提升,主要是吉利汽車帶動,該車企去年烏克蘭銷量從6,449輛同比增長87.6%至12,099輛,幾近翻倍。
此外,奇瑞去年在烏克蘭銷量從4,374輛同比下滑19.5%至3,519輛。
Omelnitsky表示,烏克蘭希望發展其汽車行業,生產現代化車輛;政府的規劃必須在海外技術支持下才能得以貫徹落實,因而烏克蘭政府積極吸引海外車企,尤其是中國車企,希望這些公司在烏克蘭建廠。
烏克蘭計劃今年4月提高進口汽車關稅,分析人士表示將對中國車企在烏克蘭市場近期產生負面影響,但從長遠角度而言,倘若稅率變動促使中國車企由在烏克蘭建廠,則或將對中國車企有利。
稅率雙向作用
為了提振本國汽車產業,烏克蘭計劃從4月13日起提高外國汽車進口關稅,根據汽車發動機排量不同,在現有關稅基礎上增加6.46%至12.95%的特別關稅,為期三年。根據新規定,排量為1.0至1.5升的進口汽車價格將增加7.8%,排量1.5至2.2升的汽車價格將增加15.6%。
[馬紹爾注冊公司]烏克蘭AUTO-Consulting汽車分析公司總裁Oleg Omelnitsky指出,從短期而言,中國品牌汽車在烏克蘭市場銷量可能驟降,原因是烏克蘭關稅主要影響的乘用車發動機排量在1,000至2,200 cc之間,而烏克蘭市場進口自中國的汽車產品主要排量都分布于該區間。這意味著烏克蘭進口車經銷商將被迫提價,從而傷及市場需求。
不過Omelnitsky強調稱,倘若中國車企在新政策的壓力下在烏克蘭建廠,則有可能轉變為有利局面。其表示:“如果中國車企決定在烏克蘭生產汽車,則將獲得一個巨大的市場,包括烏克蘭當地市場、俄羅斯、獨聯體國家乃至歐盟和其他同烏克蘭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地區。”
在Omelnitsky看來,新稅率尚不足以鼓勵制造商在烏克蘭建廠,因而政府正在考慮新的刺激政策為汽車產業吸引投資。
其透露稱:[注冊新加坡公司]“征收特殊稅費的決定只是第一步。昨天我出席了經濟發展和貿易部大會。可以說,官方計劃采取一系列刺激措施和政策,促進車企在烏克蘭建造和生產汽車。”但Omelnitsky并沒有給出細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