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業績依賴于國際貿易的公司需要小心了。根據世貿組織(WTO)4月10日最新公布的數據,2013年的貿易增長率大概會在3.3%左右。這是一個低于長期平均值的數字,也預示著2013年全球貿易將仍然和2012年一樣,處于低位增長。[開曼公司注冊]
WTO的這份最新報告披露了許多值得我們注意的要點:
1. 2012年世界貿易總量的增長率下降到了2%,比2011年的5.2%有不小的降幅。雖然2013年世界貿易總量的增長率可能恢復到3.3%左右,但依然低于長期平均增速,其給出的理由是,歐洲經濟的下滑將繼續壓制全球進口需求。
2. 2013年的預測增長率不僅低于危機前(1990-2008)6%的趨勢值,而且也低于20年的平均值5.3%。
雖然2013年貿易量會因為美國經濟的改善有所提升,但這一有利因素基本上會被歐洲的弱勢抵消掉。中國的貿易增長也依然會超過其他大國,對全球貿易下滑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但中國的出口增長也受到了歐洲疲軟需求的抑制。
3. 如果用名義貿易量來計算,2012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出口)達到18.3萬億美元,僅僅增長了0.2%,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很多商品的價格都出現了大幅下跌,幾個比較突出的品種是咖啡的價格下降了22%,棉花的價格下降了42%,鐵礦石的價格下降23%,煤的價格了降了21%。
2012年全球服務貿易量(出口)為4.3萬億美元,同比上升2%。其中,美國增長4%,德國和法國分別下降了2%和7%。服務貿易進口方面,處在歐債危機中的國家下滑嚴重,比如意大利下降了8%,法國下降了10%,葡萄牙下降了16%,希臘的下滑幅度更是高達18%。[開曼注冊公司]
4. 從出口的角度來看,美國和歐元區在2012年的第四季度開始出現明顯下滑。亞洲新興國家在經歷了2012年三季度的增長停滯后,第四季度再次增長。日本則大幅下降,2012年的最后兩個季度下滑了11%。
進口方面,美歐日均出現下降,日本2012年前三季度保持了強勁增長,但是第四季度卻下滑了6%。亞洲新興國家則繼續保持增長。
5. 如果從國家的角度來看,中國是第一大商品貿易出口國,2012年中國的商品貿易量達到2.05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11.2%,同比增長8%。美國是第一大商品貿易進口國,中國位列第二。
而在服務貿易上,美國既是第一大服務貿易出口國,也是第一大服務貿易進口國;中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排第五,進口排第三。
6. 從地區來看,去年歐洲商品貿易份額占比最大,但是出口和進口分別下滑了4%和6%。亞洲的份額其次,2012年出口增長2%,進口增長4%。服務貿易的情況大致也是如此。
[注冊馬紹爾公司]總之,2013年的全球貿易環境很有可能是2012年的翻版,增長會低于長期趨勢值。而且WTO的預測傾向偏樂觀,比如去年9月份預測的2012年增長率為2.5%,但是最終的結果只有2.0%,這不能不引起我們對今年全球貿易復蘇程度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