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網站9日披露,8月下旬國家質檢總局專家組深入上海自貿區調研,重點解決動植物及其產品審批權限下放問題,最大程度實現自貿區的貿易便利化。據上證報資訊獲悉,上海自貿區建設將帶動進出口貿易量激增,有關方面預計自貿區掛牌后區內需要6家左右檢測企業,而現在自貿區范圍內僅上海標檢一家。據了解,[馬紹爾公司注冊]目前已有多家檢測企業提交了進駐自貿區的申請,由于檢測用精密儀器的布置調試通常需要數月,因此進駐自貿區的檢測企業名單有望很快確定。
質檢總局將下放審批權
國家質檢總局透露,7月底上海市政府梳理出推進試驗區建設的98項重點任務,其中涉及到檢驗檢疫業務共計5個方面。
據了解,由于目前動植物及其產品需要總局審批,將會阻礙上海自貿區的便利性,上海檢驗檢疫局就此發了兩份加急函,向國家質檢總局反映情況。函件報送到質檢總局后,總局動植司高度重視,8月19日至22日,由總局動植司帶隊的專家小組深入上海自貿區一線調研,分別到浦東機場航空貨運港和上海綜合保稅區進行考察,加班加點了解難題。在深入調研后,上海局提出的5條動植物檢疫創新舉措獲得進展,待總局進一步研究后,將在第一時間給予答復。業內人士認為,質檢總局下放審批權,將進一步拉動自貿區內檢測服務的市場需求。
自貿區檢測業務潛力巨大
上海自貿區掛牌后,隨著進出口貿易量的激增,[馬紹爾注冊公司]對檢測服務的需求也將出現顯著增長。目前在上海自貿區范圍內,僅外高橋(31.85, 2.90, 10.02%)保稅區擁有上海標檢產品一家專業檢測服務公司,供給能力嚴重不足。上海標檢的內部人士向上證報資訊透露,"自貿區開放后,僅外高橋地區的檢測業務量就會激增,更不要說兼顧機場保稅區和洋山港保稅區了。"
按照承擔上海自貿區管理職能的上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預計,自貿區掛牌后區內需要6家左右的檢測公司,共同承擔不同口岸的檢測服務要求,因此急需通過引入外部企業的方式完成布局。目前已有多家檢測公司提出了進駐自貿區的申請,而進駐自貿區企業名單有望在近期確定。
相關檢測公司面臨機遇
華測檢測(17.520, 0.33, 1.92%)是國內第三方檢測與驗證服務的龍頭企業,產品服務包含貿易保障、消費品測試、工業品服務和生命科學四大業務,涉及電子、食品、紡織等多個行業。另外,公司在華東檢測基地一期建設已完成,二期項目開始建設,上述項目將新增年檢測能力達43萬件,大幅提升現有產能。同時,公司在上海設立分公司并取得資質,成為上海市食品檢測機構之一,業務范圍涉及紡織、玩具、動物食品等多個檢測領域。
大恒科技(8.75, 0.28, 3.31%)擁有工業產品檢測技術,其圖像產品"機器視覺"已得到廣泛應用,在印刷品質量自動檢測占有80%的市場份額,[注冊新加坡公司]在玻瓶檢測、藥液檢測、紡織品瑕疵檢測、集成電路管腳缺欠檢等領域也有批量應用。另外,公司牽頭的太赫茲光譜儀項目,重點研發太赫茲時域光譜儀,可用于地溝油檢測、藥品分析等領域。公司曾表示,將視上海自貿區發展情況,不排除在上海設立子公司從事相關檢測業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