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溫州地區某水產加工廠一批出口到意大利的凍鳳尾魚遭遇對方退貨,理由是此產品標簽上的意大利文與意方所用不符,因此拒絕貨物入境。
像此類不是由于產品本身質量問題,而是因為出口企業對當地習慣用語、官方各項有關標準不了解導致退運的事件在溫州屢有發生:2008年一批銷往香港的醫療配件就因說明書保證卡印刷不符合當地標準被退運;2009年出口至匈牙利的一批寵物零食因包裝不符合當地要求被退回返工。
退貨會給出口企業造成巨大損失。以上述退運的凍鳳尾魚為例,此批凍鳳尾魚貨值為6075.28美元,被退回至寧波口岸后,口岸貨代費用就要萬元以上,再加上運費等其他費用,退運所需的費用跟貨值已相差無幾。除此之外,退運還會對企業的信譽造成負面影響,這遠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在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出口企業:在建立貿易關系后,不僅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生產,還要加強與外方的溝通,了解目的市場的具體要求,同時也要關注進口國有關政策的變化以及標準的實施,必要時可以要求對方提供樣本,力求產品及產品的各類配件等等都能符合當地要求,以防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