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份印度棕櫚油進口量可能連續第二個月增長,因為節日需求旺盛,國內豆油供應偏低,提振了進口需求。
上月盧比匯率走強,[馬紹爾公司注冊]也支持了棕櫚油進口,不過2013年盧比兌換美元的匯率下跌,可能傷害本年度印度的食用油進口。
分析師預計十月份棕櫚油進口量比上月增長17.8%,達到759,167噸。
孟買Sunvin集團執行總裁Sandeep Bajoria稱,棕櫚油進口增長,因為買家積極采購,為節日做準備,新豆上市步伐緩慢,制約了國內豆油供應。
雖然短期內毛棕櫚油到貨量大幅提高,填補豆油供應缺口,但是精煉棕櫚油進口可能受到影響,因為買家擔心關稅上調而避開精煉棕櫚油。
分析師預計十月份24度精煉棕櫚油進口量比上月減少13.5%,為14.5萬噸。
印度精煉商一直游說政府上調精煉棕櫚油進口關稅,保護精煉商的利益。
2012年11月1日到2013年9月30日期間印度精煉棕櫚油進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6%,因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出口國印尼調整出口關稅,便利精煉棕櫚油出口,支持國內精煉行業。
棕櫚油占到了印度食用油進口總量的80%左右,[馬紹爾注冊公司]大部分棕櫚油來自馬來西亞和印尼。印度植物油需求量約為1700到1800萬噸,其中60%的需求依賴進口。
分析師預計2012/13年度(11月到次年10月)印度食用油進口量為1040萬噸,低于早先預測的1100萬噸,因為今年盧比匯率走軟,制約了進口。
八月份盧比兌換美元匯率創下了歷史低點,為一美元兌換68.85盧比,不過隨后盧比匯率小幅上漲,九月份上漲了5%,十月份上漲近2%。
八月份印度西部沿海地區的棕櫚油報價為809美元,上月漲至815美元,不過盧比匯率走軟,帶動了十月份進口。
分析師還預計十月份豆油進口量比上月減少26.7%,為103,333噸,因為國內供應短缺,促使買家進口毛棕櫚油。
印度兩大產區中央邦和馬哈特拉施特邦大豆收割工作已經開始,不過十月份上半月的暴雨中斷了收獲,導致油用大豆供應吃緊。
十月份印度植物油進口總量可能比上月增長15.5%,達到997,833噸。
進口增長導致上[注冊新加坡公司]月底港口庫存比上月增長了23.8%,為637,500噸。
印度煉油協會(SEAI)將于本周晚些時候發布進口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