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掛牌運作后,各地自貿區申報開始加速。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的放寬投資準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更為各地申報提供了動力。[注冊開曼公司]
據當地媒體報道,廈門市日前成立了廈門自貿區申報相關工作組,同時,廈門市海滄區成立了申報自貿區工作協調組,由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主任、海滄區代區長李偉華親自“掛帥”。
一直參與自貿區方案研究的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唐永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8月底9月初廈門市就成立了申報自貿區的工作協調組,目前正在準備方案的制定和申報工作,該工作組由廈門市商務局牽頭。
廈門市商務局辦公室工作人員對本報確認,近期確實成立了一個申報自貿區工作小組。
“(成立工作組)意味著廈門申報自貿區進入實質階段。”民盟廈門市委經濟與城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龔小瑋對本報說,今年廈門“兩會”期間,他提交的《廈門自貿區總體方案》曾作為優秀提案專報給廈門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此次方案不少內容都被采納,但最后方案有關部門還要再細化研究。
作為對臺經貿前沿,[開曼公司注冊]對臺將是廈門自貿區最主要的特色。唐永紅說,總體上自貿區都是國際化、面向全球的,但在上海之后,其他地方應該在這種共性的基礎上突出自身的特色。“廈門在促進兩岸經貿互動和自由化方面可以起到一些先行先試的作用。”
若按照龔小瑋提交的方案,“廈門對臺自由貿易園區”范圍包括海滄港區、嵩嶼港區、廈門出口加工區和海滄物流園區,規劃面積9.51平方公里,可建設32個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1億噸,其中年集裝箱吞吐能力1000萬標箱。
不過,唐永紅認為,整個廈門特區都應該納入自貿區范圍。貨物貿易的自由化需要封關運作,所以應該設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但對臺經貿的服務貿易、產業投資、金融活動的自由化可以放在整個廈門市運作。
相比此前的謹慎,近期廈門頗為積極。11月8日,“臺灣廈門自貿區研討會”在廈門舉行。廈門市委副書記鐘興國在會議上表示,上海自貿區的設立標志著大陸開始了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實踐,臺灣地區也正在規劃建設以“六海一空”為核心的自由經濟示范區。在此基礎上,廈門提出了“立足綜改、借鑒上海、對接臺灣、敢行敢試”的改革思路。
除了廈門,廣東、青島等地也在積極推進中。[開曼注冊公司]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在9月16日的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十六次會議上表示,目前粵港澳自貿區正在籌劃當中,與上海自貿區不同,該自貿區是區域性的。
本月底,中日韓自貿區第三輪談判將啟動,憑借與日韓的區位和經貿合作優勢,青島在爭取中日韓自貿區的先行區上有特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