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關稅壁壘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自從關貿總協定簽署以來一直受到各國政府的注意。
目前,中國市場,同一個非關稅壁壘影響多個商品,以及多個非關稅壁壘影響同一個商品的情況比較普遍。這可能和我國監管部門較多的現象有關,將來中國非關稅壁壘的改革,未必應該著手于減少非關稅壁壘的數量,而更應注重非關稅壁壘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以及管理部門的專業性。中國新一屆政府提出的行政放權方案應該對改善這一現狀有所幫助
一個國家影響和調節國際貿易的措施有兩類。[北京 注冊香港公司服務]一類是關稅,第二類統稱為非關稅壁壘(又稱非關稅措施)。
當前,隨著各種雙邊和多邊貿易協定及單邊減稅方案的實施,全球關稅水平已得到顯著的降低,關稅對貿易的調節功能日趨減弱;與此同時,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深,環境、能源、氣候、食品與藥物安全以及健康等國內重大公共政策問題開始進入國際貿易領域,各國為此制定的國內公共政策措施旋即成為新形式的非關稅壁壘,這不僅增加了非關稅壁壘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也使得非關稅壁壘日益成為新形勢下影響貿易的主要障礙和對外貿易談判的焦點。
貿易困境
關稅下降空間逐步變小,非關稅壁壘將成為貿易談判的焦點,巴厘島協議即是有益嘗試
自1947年《關貿總協定》簽署以來,全球的關稅總水平呈逐年穩步下降趨勢。世界貿易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8年間,美國的平均關稅從8%降到了4%,而中國的平均關稅則從23.6%降到了9.8%。目前,全球范圍內正如火如荼進行著的各種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勢必將進一步加快關稅遞減的速度。比如,去年7月中國與瑞士簽訂的中瑞自由貿易協定要求瑞方對中方99.7%的出口商品立即實施零關稅,而中方也將對瑞方84.2%的商品最終實施零關稅。正在深入進行中的中韓自貿區談判預期90%的商品可以實施零關稅。另外,美國主導的兩個龐大的自由貿易區談判—泛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關系(TPP)以及跨大西洋(600558,股吧)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均以實現區域內全部零關稅為基本目標,一旦達成將顯著降低全球的關稅水平。當關稅降無可降時,貿易談判的焦點必將轉向非關稅壁壘。
2013年12月7日,世界貿易組織在巴厘島部長會議上達成了歷史性的巴厘島協議,其主要內容就是圍繞非關稅壁壘展開的。比如,貿易便利化措施中涉及到的海關合作、簡化通關、原產地規則、預裁定、裝船前檢驗等均是常見的非關稅壁壘條款,農業條款中的糧食補貼問題(基于糧食安全考慮而采取的低價儲糧計劃)和關稅配額使用問題,也都是典型的非關稅壁壘問題。
理論支持
非關稅壁壘從經濟學角度考察有三大益處,世貿組織2012年的年報從七個方面論述了該政策
對非關稅壁壘的研究是當前國際貿易政策研究領域的核心課題,可以從經濟學的角度考察其合理性。
首先,非關稅壁壘可以調節市場失靈,F實世界中,市場失靈隨處可見。比如,信息不對稱是市場失靈的主要來源之一。以國產嬰兒配方奶粉為例。在奶粉質量方面,潛在的消費者處于信息劣勢地位,由于近年來多起奶粉質量事故的出現,消費者越來越擔心一些低標準的奶粉會影響到嬰兒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他們開始對市場上的所有奶粉的質量產生懷疑。
這時候如果政府不進行干預和監管,[廣洲 注冊香港公司服務]這種局勢可能進入惡性循環,進而導致市場的崩潰。同樣地,大量的食品、藥品、交通工具、電氣設備和安全設備都面臨著從設計、原料、生產過程和性能方面的各種各樣的檢測。政府設立這些檢測的目的就是為了淘汰那些可能對消費者造成生命財產安全的低標準商品,恢復市場功能。除了信息不對稱外,負外部性(如污染)、以及不完全競爭(如壟斷)都可能導致市場失靈。這時候都需要政府的干預、管制和激勵措施來恢復市場效率。
其次,非關稅壁壘可以幫助擁有市場力量的國家獲取他國財富。一個擁有市場力量的國家可以通過調整國家貿易中的進出口交換比率,擴大出口價格/進口價格比率來增加本國的國家財富。如果出口企業在國外市場擁有市場力量,那么這個企業的行為就會影響到它的競爭對手的利潤。那么政府就可以采取非關稅壁壘將外國企業的利潤轉移到本國的出口企業中,進而增加本國的國民財富。
第三,非關稅壁壘可以幫助政府進行財富的再分配。在發達國家,稅收和財政支出是實現財富再分配的主要手段。但在一些最不發達國家,并不存在完善的財政系統和社會安全網絡。這些國家的政府可能會使用貿易政策工具和非關稅壁壘來實現特定的收入分配目標。例如,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中,禁止進口、禁止出口和貿易限額是當地政府常用的收入再分配手段。又如,在2008年,當商品價格受到不發達國家食品價格上升的強烈影響時,大量的新興國家使用出口限額來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世界貿易組織2012年年度報告以整本報告的篇幅討論了非關稅壁壘的重要性及當前的實施和研究現狀。時任總干事拉米在該報告的序言中從七個方面論述了非關稅壁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拉米指出,首先,通過多邊的、互惠的以及單邊的行動,國際貿易的關稅水平已得到顯著下降,非關稅壁壘的重要性日益增強。第二,非關稅壁壘的實質已經在發生改變。目前,非關稅壁壘更多的目標不再是貿易保護主義,而是被用來實現諸多的公共政策目標,諸如健康、安全、環境質量以及其他社會要求。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政策已經從保護主義變成了保守主義(precaution)。這種轉變幾乎出現在每一個經濟體。第三,由于非關稅壁壘日益受到公共政策的關注,各國政府采取的非關稅壁壘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也顯著增強。從而需要深入分析和比較為達到某一既定目標的不同措施的貿易效應。第四,由于公共政策領域的討論是在不斷擴展的,預期非關稅壁壘的重要性不會像關稅措施那樣逐步遞減。它們的重要性不會衰減。比如,那些只在挽救市場失靈和監管國際溢出效應的管制措施不可避免地會影響貿易流量和投資,它們的存在將會是長期的。第五,由于全球化加劇了各國之間的相互依賴性,非關稅壁壘日益增加的公共政策職能越來越成為國際經濟關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六,世界貿易組織應該主動介入非關稅壁壘規則的制定和實施。在將來的很長一段時期,在非關稅壁壘領域進行有效的合作將是全球多邊貿易體系面臨的一個嚴重挑戰。第七,在提交到世界貿易組織的爭端中,與非關稅壁壘有關的爭端所占比例很大。這也說明當前各國需要進一步努力來協調各自的非關稅壁壘。拉米指出,當前關于非關稅壁壘的可用信息還不夠完善,各國政府對此負有責任。同時,學術界也需要加快加深對非關稅壁壘的理解。
發展現狀
全球范圍內非關稅壁壘的使用較關稅措施有所增加,2013年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了比較完善的非關稅壁壘分類方案,中國非關稅壁壘中SPS占到絕大多數,其次是TBT
非關稅壁壘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自從關貿總協定簽署以來一直受到各國政府的注意。早期的關貿總協定包含了一些通用規則,比如第十一條是關于從總體上消除定量限制的條款,這些屬于境上措施(border measures);第三條中出現了“國民待遇”要求(也就是給予進口商品類似于國產商品的待遇),這屬于境內措施(behind-the-border measures)。隨著時間的演進,各國開始協商更加具體的條款,比如技術性貿易壁壘(TBT)以及衛生與動植物檢疫措施(SPS)等。自1986年的烏拉圭回合談判開始,服務措施的談判開始進入世界多邊貿易系統。
1993年12月烏拉圭回合談判結束時,各國關于服務貿易措施的談判終于形成了一個文件《服務貿易總協定》。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監控報告和全球貿易預警數據庫信息,全球金融危機之后,除少數例外國家,總體而言,[杭州 注冊香港公司服務]全球范圍內非關稅壁壘的使用較關稅措施有所增加。2008年之后的每一年,新形式的限制性非關稅壁壘都超過了自由化非關稅壁壘。與此相對的是,除了2009年以外,自由化關稅壁壘都超過限制性關稅壁壘。
由于非關稅壁壘涉及的種類非常復雜,并且在不斷地演化,所以盡管國際社會一直希望能夠將它們進行系統整理和標準化,直到2013年才由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了一個比較完善的分類方案《非關稅措施(壁壘)的分類:2012版本》。該分類方案將非關稅壁壘分成了18類:(A)衛生與動植物檢疫措施(SPS),(B)技術性貿易壁壘(TBT),(C)裝船前的檢驗和其他手續,(D)可能性貿易保護措施,(E)非自動許可、配額、禁止及數量控制等,(F)價格控制措施,(G)金融措施,(H)影響競爭的措施,(I)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J)流通限制,(K)售后服務限制,(L)非出口補貼,(M)政府采購限制,(N)知識產權,(O)原產地規則,以及(P)出口相關措施。
舉幾例說明非關稅壁壘的具體要求。SPS措施里面有一部分是限制食品以及他們的接觸物種的某些物質含量的。比如一個常見的對食品容器的要求是:如果該容器的材料是聚氯乙烯,那么每千克容器中的單體氯乙烯的含量不能超過1毫克。SPS里面也有關于對食品的標簽的要求。比如,歐盟的“轉基因食品與飼料規定(EC) No. 1829/2003”要求,在歐盟境內銷售的任何食品和飼料,若其包含轉基因生物(GMO)或者包含由轉基因生物制成的成分,則必須在產品上貼上轉基因的標簽,但是由以轉基因飼料喂養的動物制成的食品(如肉類、鮮奶類、蛋類等)則不需要貼上轉基因標簽。TBT措施里面也有一部分是關于工業品中的相關物質殘余量的要求的。比如,水泥中鹽的含量,以及汽油中硫的含量,都必須低于一定的下限(才允許進口)。又如,凡是稱作巧克力的產品,其可可的含量必須高于30%。
在非關稅壁壘的18種類別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是衛生與動植物檢疫措施(SPS)和技術性貿易壁壘(TBT),尤其是TBT。在發達國家,TBT影響了65%的貿易,SPS影響了12%的貿易,其次是裝船前檢驗、數量控制和價格控制,分別影響了6%,5%和2%的貿易;在非洲,TBT仍然是覆蓋面最大的非關稅壁壘,總共影響了43%的貿易,裝船前檢驗排在第二位,影響了26%的貿易,其次是SPS、數量控制和價格控制;在拉丁美洲和一部分亞洲國家,數量控制措施則是影響最大的非關稅壁壘。
我國非關稅壁壘中SPS占到絕大多數,其次是TBT。兩者加起來是95%。除印度外,所有國家基本上都是SPS和TPT占大多數。這其中歐盟的屬于裝船前檢驗的非關稅壁壘比例比較高,日本的非自動許可、配額、禁止、數量控制比例比較高,印度的價格控制和投資措施方面的非關稅壁壘的比例比較高。這幾個國家或地區中,只有巴西實施了原產地規則的非關稅壁壘,只有歐盟實施了金融措施的非關稅壁壘,只有印度實施了投資措施的非關稅壁壘。
根據WITS數據庫記錄,論非關稅壁壘數量,中國并不算多,與墨西哥和歐盟比較接近,但遠少于巴西。中國受到影響的商品的種類數也是居中,與巴西和歐盟近似,但是比印度要少很多。但中國受到影響的總數是最多的,這說明在中國,同一個非關稅壁壘影響多個商品,以及多個非關稅壁壘影響同一個商品的情況比較普遍。這可能和我國監管部門較多的現象有關,將來中國非關稅壁壘的改革,未必應該著手于減少非關稅壁壘的數量,而更應注重非關稅壁壘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以及管理部門的專業性。中國新一屆政府提出的行政放權方案應該對改善這一現狀有所幫助。
應對之策
非關稅壁壘的消減帶來的經濟總量和貿易流量的增加量遠大于關稅減免帶來的效果,期待上海自貿區在非關稅壁壘和投資壁壘上有新突破
由于關稅是確定的數字,關稅減讓的經濟影響通常比較容易測算。而非關稅壁壘是以文字出現的政策和規定,而且種類龐雜,這使得評估非關稅壁壘消除后的經濟影響一直是國際學術界的難題。幸運的是,得益于全球非關稅壁壘數據庫的完善和研究方法的創新,目前學界已經可以對非關稅壁壘的宏觀經濟影響進行初步的計算。比如,對于世界貿易組織剛剛簽署的巴厘島協議達成(也就是相應的非關稅壁壘消除以后)后的經濟影響,美國著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給出了一個樂觀的估計:全球貿易總量將增加1萬億美元,工作崗位增加2100萬個,國際貿易成本減少10%-15%。
去年3月,歐盟發布了由英國著名智庫倫敦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完成的一項評估TTIP達成后的經濟影響的報告《關于消減跨大西洋兩岸的貿易和投資壁壘的一個經濟評估》。該報告指出,對歐盟而言,25%的非關稅壁壘的消減帶來的額外的GDP增量是單純的關稅減讓(零關稅)帶來的GDP增量的四倍,而對美國而言,這個數字是9倍。筆者的研究團隊基于歐盟報告的辦法對正在商談中的中日韓自貿區的經濟前景做了一個評估,得到的結果和歐盟報告非常類似。簡單來說,非關稅壁壘的消減帶來的經濟總量和貿易流量的增加量遠大于關稅減免帶來的效果。
我們已經看到,無論是從國際貿易發展演化的必然趨勢來看,還是從其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來看,非關稅壁壘都將會成為經濟全球化新形勢下國際貿易談判的重點。
然而也要看到,關稅的消減是相對容易的,非關稅壁壘消減或者協同很可能困難重重。這是因為非關稅壁壘的復雜程度遠超關稅。他們通常是制度性存在的,有些甚至可能關系到國家安全。在沒有做好充分研究和準備的情況下,大范圍推行非關稅壁壘的改革是魯莽的。
然而,在世界經濟貿易格局即將發生重大變革的當下,束手觀望的策略更是不明智的。時不我待。我們必須有所作為。歷史選擇了上海這個中國內地經濟最自由開放的城市作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在短短3個多月的時間內,上海自貿區已經新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貿易和投資的政策措施,這包括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的提出和設立、服務業開放、貿易便利化措施的實施、金融配套服務的跟進以及政府管理方式的變革等諸多方面。這些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措施的實施,意味著原有的相應的非關稅壁壘和投資壁壘被打破。期待上海自貿區的這些改革措施能夠快速地落地實施,在試驗和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和完善,進而形成可以推廣到全國的成功經驗,為我國新一輪全面深入的改革開放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