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今天發布今年1月份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34萬億元人民幣(6.0624, 0.0018, 0.03%),同比增長7.3%。其中,出口1.27萬億元,增長7.6%;進口1.07萬億元,增長7%;貿易順差1948.5億元,擴大11%。
按美元計價,1月份,[注冊巴哈馬公司服務]我國進出口總值3824億美元,增長10.3%。其中,出口2071.3億美元,增長10.6%;進口1752.7億美元,增長10%;貿易順差318.6億美元,擴大14%。
對外資企業依賴減輕
1月,廣東、江蘇等7個省市合計進出口占3/4強,對外資企業依賴減輕,民營企業比重提升。中西部地區出口則保持較快增長。1月,湖南、江西、廣西、重慶、四川等省區市的出口增速分別為17.1%、60.4%、40.9%、23.9%、41.2%。
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表示,我國中西部地區積極承接國內產業轉移,在推動外貿區域布局更趨均衡、合理的同時,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未來,中西部地區在支撐我國外貿發展中,將發揮更大的支撐作用。
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出口穩步增長,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保持良好勢頭。我國機電產品出口6901.5億元,增長3.8%,占出口總值的54.5%。服裝出口1105.6億元,增長13.4%;紡織品644.4億元,增長11.7%;鞋類391.4億元,增長13.7%。
在進口商品中,部分資源產品等進口量增長較快、進口價格下跌。鄭躍聲認為,我國正處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系的有利時機,出口企業應抓住機會,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的升級換代,同時抓住國際大宗產品價格下降的有利時機,[香港公司做帳審計說明書服務]調整進口商品,提高貿易效益。
中日雙邊貿易額止降轉升
1月外貿開局良好,遠超預期。一方面是發達經濟體的復蘇帶動了貿易的增長,歐洲經濟復蘇也使企業預期傾向樂觀。另一方面,是受當期貿易條件改善的影響。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我國貿易結構穩步改善,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正在提高。
海關統計顯示,1月份,我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增勢良好。其中,中歐雙邊貿易總值3411.9億元人民幣,增長14.6%。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2992.3億元人民幣,增長8.8%。我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為2590.6億元人民幣,增長11.3%。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中日雙邊貿易額從去年全年的同比下降轉為同比上升,雙邊貿易總值為1700.5億元,增長7.8%。分析人士指出,1月中國出口出現大幅增長的國家是日本和歐盟。這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日本和歐盟制造業PMI的持續攀升。在發達經濟體整體呈現溫和復蘇的國際背景下,未來中國出口依然存在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