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透露,中國和歐盟接近在月底達成一項協議,以解決長期以來的電信貿易爭端,這兩大貿易伙伴間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可能因此了結。
報道稱,如果中國做出讓步,[美國公司注冊]歐盟貿易執委準備放棄所謂的“中國移動電信網絡設備制造商得到非法補貼”的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受邀于10月9日至15日先后訪問德國、俄羅斯、意大利三國。李克強還將于10月16日至17日出席在意大利米蘭舉行的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及相關活動。
路透社稱,預計會上將討論前述事宜。歐盟執委會拒絕發表官方評論。
歐洲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對歐盟而言,中國的地位也僅次于美國。若能成功達成電信協議,或可為日后達成范圍更廣的自由貿易協定鋪路。
歐盟對華電信產品的“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最早開始于2013年5月,當時就有業內人士認為,歐盟調查的矛頭無疑是指向在歐洲市場比較活躍的中興和華為兩家電信企業。
中國每年向歐盟的電信服務商提供價值總額超過10億歐元的網絡設備、網絡基站和線路等產品。單單華為一家,在歐洲市場的占有率已從2006年的2.5%猛增至如今的25%。中國公司在歐洲的競爭對手有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網絡和阿爾卡特-朗訊等。
除了認為中國公司獲得了政府補貼,歐盟執委會文件還稱,華為和中興的產品價格比歐盟廠商低18%,損害了歐洲制造商的獲利能力。
上述消息人士稱,中國政府考慮在協議中承諾限制對華為和中興通訊的出口信貸支持。
雙方還同意,對中國電信設備企業在歐洲的市場份額,以及歐洲企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進行監控。雙方還將在電信領域的工業研發以及標準化方面進行合作。
“雙方已經在所有四個問題上取得共識,正準備敲定最終協議。”一位接近談判的匿名消息人士指出。
另一名人士稱,歐盟貿易執委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希望在他10月31日離任前達成協議。他還稱德古赫特已經同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通過電話。
早在今年3月27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將不再尋求對產自中國的無線通信網絡與關鍵設備展開反傾銷調查,但仍會保持展開反補貼調查的立場,并會爭取在實際發起調查前與中國相關機構談判,以尋求一個友好解決方案。
當時,歐盟表示,該解決方案基于歐盟貿易防御工具機制下“兩步走”規則,即在宣布調查和發起實際調查間有一段間隔時間,為談判留有余地。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產品、[美國公司注冊]葡萄酒、多晶硅……近年來,中歐之間貿易摩擦不斷增多,但在雙方領導人推動下,這些摩擦都已獲得解決。
今年3月27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將不再尋求對產自中國的無線通信網絡與關鍵設備展開反傾銷調查,但仍會保持展開反補貼調查的立場,并會爭取在實際發起調查前與中國相關機構談判,以尋求一個友好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