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召開常委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黨組書記萬季飛做客人民網“委員講堂欄目”,就舉辦上海世博會帶給中國的影響等話題與網友在線交流。萬季飛認為,中美貿易摩擦的根源主要在于國際間的產業轉移和分工。
主持人:萬委員,這些年來您多次就紡織品、輪胎等問題致信美國商會,您覺得中美貿易之間出現摩擦的根源是什么?
萬季飛:我覺得中美貿易摩擦的根源主要在于國際間的產業轉移和分工。現在一些發達國家將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其中我們國家實際上具有這方面的優勢,投資環境比較好,勞動力充沛,而且市場廣闊,而且勞動力價格比較低。現在一些發達國家的制造業紛紛向中國投資。其中美國的企業到中國投資數量還是相當大的,而且這一些產品大部分加工完后還要到海外去出口,很大的一部分有都出現在美國的市場。比如紡織品和輪胎,很多都是美國的企業到中國來投資,投資了以后,然后又返銷到美國的市場。所以造成了中美之間貿易逆差很大。貿易逆差雖然大,但是我們所獲得的利潤還是相當低的,都是比較低附加值的。
第二,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我們國家本身出產的產品物美價廉,深受美國廣大消費者的歡迎。所以,我們國家的這些產品已經滲透到美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也是我們國家對美國出口不斷擴大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由于我們國家制造業的發展,而美國又把這些制造行業轉移到中國來生產,所以就帶來了對于美國制造行業的沖擊,有些行業企業岌岌可危,有些工人失業,所以,一些行業企業就提出來,對他們的產品要進行保護。而且還提出如果不保護,就要影響就業的問題。
實際上美國政府即使采取了保護措施,但也根本解決不了他們國家這些行業受到沖擊,以及勞工的就業問題。所以,這也是中國和美國貿易摩擦產生的一個內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