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注冊英國公司]我省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366.7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在當前國際需求乏力、國際貿易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實屬不易。但是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在經濟新常態下,過去依靠廉價勞動力和資源要素投入換來的比較優勢正在減弱,粗放式的外貿增長已不可持續,對外貿易在產品結構、品牌、質量和效益等方面面臨不少挑戰。
從外部來說,當前美國等發達國家推行“制造業回歸”,加劇我國出口產品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壓力,限制對外貿易的增長。同時,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對外貿易競爭中的優勢逐漸減少,更多的訂單流向勞動力價格更低廉的東南亞等地區。加之針對我國的貿易摩擦不斷加劇,對我省外貿企業而言,國際市場的競爭更激烈。
面對這些新變化,應積極主動適應,不再追求外貿高速增長,以速度換取結構調整的空間,把重點轉移到提升進出口的質量和效益上來,著力打造安徽外貿競爭新優勢。與此同時,經過多年發展和技術進步,我省的產業配套不斷完善,工人素質不斷提高。相比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我們仍有其不具備的綜合比較優勢,這就決定了“安徽制造”依然有競爭優勢,今后保住甚至做大出口這塊“蛋糕”,關鍵是打造外貿競爭新優勢,提升產品競爭力。
重塑外貿競爭新優勢,必須鞏固傳統產品出口優勢,提升勞動密集型產品質量和檔次,支持企業開展產品設計、工藝創新、技術改造和品牌營銷;提高貿易便利化程度,減少通關時間和環節,降低經營成本;繼續推進加工貿易從組裝加工逐步向研發、設計、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營銷等環節拓展,延長國內增值鏈條。
對粗放式外貿增長說“不”,[香港注冊公司]打造外貿競爭新優勢,品牌建設不可或缺。在當前外需乏力、風險加大的情況下,沒有過硬的品牌,很難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因此,應圍繞當前全省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支持和保護企業開展境外商標注冊,培育國際知名品牌,不斷提高品牌質量管理水平,打造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優勢明顯的安徽名牌產品、企業乃至行業,引導和激勵企業以質量、品牌和信譽搶占市場,實現從低端到高端、從貼牌加工到自主品牌轉變,努力培養外貿新優勢,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