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14日在日內瓦發布的年度全球貿易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貿易增長率連續第三年低于3%,2015年的增長率將出現小幅回升,約為3.3%,仍低于1990年以來5.1%的平均增長水平。與此同時,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經濟體的貿易增長將高于發達經濟體。
每年年初,[美國公司注冊]世貿組織都發布一份年度報告,對前一年的全球貿易形勢進行總結回顧,并對當年的世界貿易前景做出預測。此次發布的報告認為,2014年世界貿易復蘇緩慢,漲幅連續第三年低于3%。未來兩年,世界貿易增長率將出現小幅回升,但漲幅仍很有限,預計2015年為3.3%,2016年有可能達到4%。世貿組織總干事阿澤維多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展望未來,經濟增長仍然脆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仍在持續,我們謹慎地預計,世界貿易將延續緩慢復蘇的態勢。我們今天即將發布的這份報告顯示,世界貿易未來兩年中將會小幅增長,預計略高于3%,但不會高于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幅。”
報告認為,全球貿易增長緩慢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包括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發達經濟體復蘇不均衡、緊張的地緣政治形勢,以及去年出現的匯率劇烈波動,使全球貿易更加復雜化。另外,石油價格的大幅下跌,一方面使得石油出口國的收入和出口縮減,但同時又提振了進口國的實際收入和進口。油價波動究竟會對2015年世界貿易平衡產生負面影響還是正面效應,還有待觀察。
報告還顯示,2014年,中國貨物貿易出口繼續居全球第一位,為2.34萬億美元,占全球份額的12.4%;其后依次為美國、德國、日本、荷蘭。在全球貨物貿易進口排名中,美國居第一,占全球份額的12.7%;中國排第二位,其次是德國、日本、英國。相比之下,中國在商業服務貿易的進出口方面略顯滯后,其中進口排第二位,出口則排第五位。美國的商業服務貿易進出口均排全球首位。
報告預計,2015年發展中經濟體貿易增長將高于發達經濟體。世貿組織總干事阿澤維多說:“發展中經濟體的進出口貿易增長將略高于發達經濟體。我們預計,2015年發達經濟體的出口增長約為3.2%,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將接近3.6%;與此同時,發達經濟體的進口增長同樣也是3.2%左右,而發展中經濟體將達到3.7%。”
報告預測,2015年亞洲地區的貿易出口增長將領先全球,達5%;北美可達到4.5%。另外,今明兩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仍有可能超過其他主要經濟體,但不會像以往那樣遠高于全球增長水平,中國的進口需求將保持平穩。
世貿組織總干事阿澤維多指出,世界貿易增長也面臨著下行風險,“這些潛在的負面因素包括,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仍然較低,而新興經濟體是否能夠實現較好增長尤為關鍵;另外就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也將影響到全球貿易;此外,發達經濟體缺乏統一的貨幣政策將導致匯率和資金流動出現變化,進而影響到全球貿易環境。”
阿澤維多指出,[注冊英國公司]“面對這樣一幅暗淡圖景我們并非無能為力”。貿易可以成為一個有力的政策工具,推動經濟增長和發展,如取消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努力改革全球貿易規則。人們應該把握住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