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三連跌,不少薄利經營的外貿企業不禁松一口氣:同樣收5萬美元的貨款,遲幾天就能多換1萬多元人民幣,成本高企的壓力減輕幾分,疲軟的出口形勢有望得到改善。未來匯率是升是跌?企業拿不準不敢接周期長的大單,專家認為貶值不可能形成趨勢,更有可能是雙向波動。
人民幣3天貶值4.66%
上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3天下降,最低下探至6.4010,合共貶值4.66%。本周以來,中間價依舊維持在6.396以上的水平。記者算了一筆賬:同樣的10000美元,匯率波動前一日可兌換61162元人民幣,在本輪貶值的谷底,則可兌換64010元人民幣,多出了2848元。
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注冊香港公司]今年前7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13.6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7.3%。國家設定今年進出口總額增長目標在6%左右。
客戶要求重新談價錢
“本次人民幣幣值變化對外貿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勞動密集型和即時結匯的企業可能相對受益。”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說。我國GDP相當部分是靠民營出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拉動,目前實體經濟低迷,人民幣貶值能助推出口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
浙江一家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先生打了個比方,假如一件出口貨物的價值是5萬美元,以前兌換成人民幣約為31萬元,匯率變化后就變成了32.1萬元,什么也不干就多賺了1.1萬元。若是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美元的訂單,匯兌收益更是高達數十萬元人民幣。
“人民幣貶值讓我們松一口氣,客戶把美元打到公司賬戶之后,我們可以選一個匯率較為理想的時機兌換成人民幣。”安徽某建材公司相關負責人潘智慧告訴記者。
經歷過去年人民幣匯率波動,浙江某摩托車生產企業的季經理說:“匯率趨勢明朗的時候,價格按照過往的合同執行即可。貶值后差不多每個客人都要重新談價錢,議價時間大大延長,拖個十天半月很正常。以往一年能下10個訂單,現在可能變成8到9個了。”
除了即時結匯的企業,另一部分企業選擇遠期結匯,跟銀行提前鎖定未來結匯或售匯的匯率,從而規避人民幣匯率變動的風險。[香港公司注冊]不過如果未來匯率波動不明朗,企業可能蒙受損失。
“近幾年,企業越來越不敢接大單,因為人民幣匯率浮動比較大,而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小型外貿企業缺少對于匯率波動的判斷力,所以不敢輕易接大單。”寧波一家工貿企業總經理朱先生表示,“企業甚至有一次真實體驗,因為跟一個美國客戶簽訂了一筆幾百萬美元的合同,訂單周期很長,就是因為匯率變動的問題,企業損失巨大。”
人民幣貶值 不會形成趨勢
這次人民幣大幅貶值之后,會不會成為一種趨勢?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中國的經濟基本面支持匯率的基本穩定,經過上周的短暫貶值之后,未來一段時間更有可能是雙向波動,就是說升值和貶值的機會是差不多的。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指出:“如果形成人民幣貶值預期,一則人民幣的國際化會突然中止,二則大量熱錢流出中國,不僅會導致人民幣匯率的崩盤,而且會擠破持續了多年的房地產泡沫、信貸泡沫、地方政府債務泡沫。所以,人民幣貶值會適可而止或點到為止,不可能形成趨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