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我國外貿發展2016年要想有所突破,還需自身發力
1月13日,
海關總署公布的2015年我國對外貿易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額出現雙降,但國內出口明顯好于全球主要經濟體,進口值下降幅度較大,主要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的影響。此外,2015年我國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效益出現提升。
據海關統計,2015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59萬億元人民幣,[
注冊美國公司]比2014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4萬億元,比2014年下降1.8%;進口10.45萬億元,比2014年下降13.2%。貿易順差3.69萬億元,擴大56.7%。
上海金融學院浦東研究院執行院長肖本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5年我國進出口下降,主要是因為進口降幅較大,而這一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下降,另一方面是受國內出口疲弱影響。而出口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低迷,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偏高。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2015年,全球經濟總體復蘇乏力,前景艱難曲折,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我國對外貿易發展進入新常態。在復雜嚴峻的國際貿易局面中,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仍然呈現一些積極變化和亮點。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海關總署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支持對外貿易發展,包括出臺通關一體化改革措施,提高通關時效,降低企業出口成本;出臺簡政放權措施,[
美國公司注冊]推動海關行政審批事項改革,建立規范化管理新機制,全面清理涉及中介服務事項和優化內部合并事項,主動自我加壓;積極推廣上海自貿區成功經驗。這些措施都將對外貿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2016年,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發展要有所突破,除了依賴國際經濟復蘇之外,還需要自身發力。一是進一步形成合理的匯率形成機制,通過人民幣匯率的合理波動引導我國進出口的發展;二是從外貿供給端加大結構改革力度,大力發展旅游,金融等國際服務貿易,推進生產生活領域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肖本華告訴《證券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