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全球貿易煤礦的金絲雀”的新加坡,公布的數據顯示其二季度的GDP折合年率環比下降3.4%,低于預期值和前值。新加坡經濟意外收縮,給世界經濟帶來了警告,因為貿易緊張局勢的醞釀將打擊商業信心和活動。
與今年第一季度已經萎縮的韓國經濟一樣,由于嚴重依賴外貿,新加坡常常被視為全球需求的風向標。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第二季度經濟意外收縮,原因是在全球經濟不斷惡化的背景下,制造業產值下降、出口繼續大幅下滑。這給全球經濟敲響了警鐘。
公布的數據顯示:
二季度新加坡GDP同比增長0.1%,增速較前值放緩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3.4%,低于前值3.8%和預期值0.5%;
二季度制造業同比下降3.8%(前值-0.4%),環比下降6%(前值-6.4%);
二季度建筑業同比增長2.2%(前值2.7%),環比下降7.6%(前值13.3%);
二季度服務業同比增長1.2%(前值1.2%),環比下降1.5%(前值4.4%)。
電子制造業產出是新加坡經濟在過去兩年的主要推動力,據數據顯示制造業的疲弱已經成為新加坡經濟萎縮的主要拖累,從今年一季度以來就開始下滑。
“我認為這些數字會很不太好,但這是簡直是太糟糕的。”新加坡Maybank Kim Eng Research Pte的經濟學家蔡學彬(Chua Hak Bin)表示:“技術衰退的氣息是真實存在的。我們認為它可能很淺,但現在的風險是,它可能更深!
貿易戰陰影
由于新加坡對貿易的嚴重依賴,以及其所處地理位置和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位置都綜錯復雜,使其容易受到全球增長放緩和關稅戰爭的沖擊。
過去幾個月,出口已經遭受重創,5月份的發貨量更是創下2013年初以來的最大跌幅。
"新加坡是煤礦中的金絲雀,對貿易非常開放和敏感," 蔡學彬(Chua Hak Bin)表示,這些數據“顯示出亞洲其它地區經濟放緩加劇的風險!
新加坡政府預計今年經濟增長1.5%-2.5%,而2018年為3.1%。新加坡工商部部長陳振聲本周對議會表示,官員們將在8月份修正這一預測。
他補充稱,鑒于新加坡良好的經濟基本面、強勁的財政狀況以及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的進展,新加坡“完全有能力經受住這場風暴”。
科技繁榮的降溫
除了貿易緊張之外,技術繁榮的降溫也給前景帶來了壓力。豐業銀行(Scotiabank)駐新加坡的亞太經濟主管圖利?麥卡利(Tuuli McCully)說,新加坡約40%的出口產品都是集成電路。
McCully表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低迷在新加坡的反映,比該地區多數國家都要明顯。"
此次衰退不僅限于新加坡的出口行業。雖然第二季度制造業較前三個月折合成年率收縮6%,但建筑業下滑7.6%,扭轉了第一季度13.3%的增長勢頭。第二季度服務業萎縮1.5%。
美中貿易談判未能讓經濟學家相信,全球經濟能夠在2019年底甚至更長時間內避免放緩。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上月將2019年和2020年的全球增長預期分別下調了20個基點,至3%和3.2%。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td.)駐新加坡經濟學家Krystal Tan說,“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沖突以及全球科技周期的反彈仍難以捉摸,該地區經濟增長面臨的下行風險正在不斷加大。”
貨幣政策或放松
去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兩次收緊貨幣政策,以控制價格上漲壓力并加強貨幣升值 ,而這是六年來首次出現這種緊縮政策。
今年4月新加坡金管局維持此前的貨幣政策不變,新元升值的速度也維持不變,同時調低了核心通脹(core inflation)的預測。
彭博評論稱,疲軟的經濟增長可能會促使新加坡的中央銀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在10月份可能會放松貨幣政策或者保持政策不變。
蔡學彬(Chua Hak Bin)說:“如果到10月,美國經濟出現衰退但美中貿易戰仍未找到解決方案,金管局可能不得不放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