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長假后的首個交易日,國內商品市場和股市整體表現平穩。不過,在假期期間外盤原油大跌、貴金屬和農產品等品種上揚的影響下,國內商品期市呈現分化走勢,農產品普遍上漲,能化、有色、黑色等周期類商品延續節前偏弱格局。
國慶長假期間,美國ADP新增就業數據遠不及預期,美國制造業PMI更是下滑至10年來的最低點,疊加特朗普彈劾調查發酵及美歐貿易摩擦升級等事件,疲弱的經濟數據引發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受此影響,國際油價連續下跌,累計跌幅超4%;歐美股市上演“過山車”行情;貴金屬則先抑后揚,COMEX金價重回1500美元/盎司上方。在USDA報告利多的影響下,CBOT大豆、玉米期貨大幅上漲。
相比國際市場的“波瀾壯闊”,國內市場總體平穩。10月8日,A股市場表現穩定,截至當日收盤,上證綜指微漲0.29%,深證成指收漲0.30%,創業板指數小幅下跌0.67%,上證50、滬深3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分別上漲0.36%、0.15%,中證500股指期貨小幅下跌0.40%。
“A股市場表現平穩,一方面是因為美股等國外股市波動主要是受本國經濟變化影響,與國內市場關聯性不強;另一方面,國內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減緩了市場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擔憂。”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葉燕武對期貨日報記者說。
混沌天成期貨股指研究員于潔認為,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即將舉行提振了市場情緒,“盡管磋商結果仍充滿不確定性,但市場預期較為充分,貿易摩擦對股市的影響趨弱”。
長假后的首個交易日,國內商品市場總體表現也比較平穩。蘋果、雞蛋、黃大豆二號等農產品期貨漲幅較大,其中蘋果期貨主力合約漲幅達4.98%,雞蛋期貨主力合約漲幅為2.49%。除強麥、粳米期貨外,其他農產品期貨均收漲。能源化工板塊除個別品種外均表現較弱,燃料油、原油、塑料期貨主力合約分別下跌1.88%、1.76%、1.13%。黑色系商品走勢分化明顯,螺紋鋼、熱卷期貨領跌,跌幅分別為2.32%、1.84%,焦煤、鐵礦石期貨表現較強,分別上漲1.41%和0.77%。
“與外盤聯動性最強的農產品是豆粕和油脂,其中豆粕對外盤波動最為敏感。在USDA報告利多和刺激生豬養殖等因素的帶動下,豆粕遠期消費預期轉好,豆粕期貨遠月合約一度領漲。國內玉米與外盤聯動性較弱,長假期間美國玉米價格上漲對其影響有限,當前國內正值新玉米上市,價格延續下行走勢。”光大期貨農產品總監王娜說,雞蛋期貨節后首個交易日的強勢表現,更多是受心理因素影響,節后看漲情緒依舊不減,“雞蛋現貨價格受階段性供需影響大,長假期間蛋價先跌后漲,此外豬瘟疫情導致肉雞消費轉好,淘汰雞價格居高不下也支撐了雞蛋現貨價格”。
在國際油價不斷下行的背景下,國內燃料油、原油、LLDPE等能源化工期貨主力合約昨日表現較弱。有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下跌主要的驅動因子在于沙特產能恢復超預期。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有兩個方面:一是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情況,二是中東地緣政治局勢。在供給不受較大影響的情況下,油價的反彈力度較弱。
對于黑色系商品的分化走勢,方正中期期貨產業發展部負責人王盼霞認為,在長假后鋼廠全面復產的壓力下,鐵礦石、焦煤等原料商品要強于螺紋鋼、熱卷等鋼材品種。
“國慶長假期間,全品種鋼材庫存增加129萬噸,雖然與去年同期變化不大,但由于今年國慶長假期間鋼材產量較去年同期低,因此市場預期后期會提前出現累庫情況,利空螺紋鋼等品種。對于鋼廠、焦化廠來說,在冬季限產來臨之前,未來一個月能夠正常生產,會集中進行原材料采購。相比之下,鐵礦石、焦炭等原料品種較為強勢。”國泰君安期貨資深研究員金韜解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