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成增長主力軍,貿易逆差翻番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至今已半年有余,在啟動的半年中,廣東對東盟貿易逆差值同比增長近1倍,其中集成電路逆差達56.9億美元,占同期廣東對東盟逆差總值的74.2%。廣州海關表示,這說明廣東省企業在關鍵性電子產品部件的研發、生產能力仍然較弱,需引起關注。
廣州海關昨日發布統計數據顯示,1月-6月,廣東對東盟貿易額為374.3億美元,同比(下同)增長42.7%,高于同期廣東省進出口總體增幅8.8個百分點,是廣東第四大貿易伙伴。貿易逆差為76.7億美元,增長95.4%。
其中,外商投資企業主導對東盟貿易,私營企業增長迅速。1月-6月,廣東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對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40.5%、66.1%和23.7%,占同期廣東對東盟進出口總值的52.5%、29%和13.6%。
在東盟各成員國中,馬來西亞為廣東在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出口增長41.6%。對印度尼西亞和緬甸進出口增長最快,分別增長94.3%和1.2倍。
出口六成為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商品大多保持較大增長。其中,出口鋼材和成品油2.9億和2.8億美元,分別增長2.1倍和1.4倍。
進口也以機電產品占主導,煤等資源性物資高速增長。自東盟進口煤和成品油增長2.4倍和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