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微拍精品,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大規模進口玉米再開閘 轉基因作物侵略隱憂初現

  中糧集團14年來首次大規模進口轉基因玉米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加之多家機構預測國內玉米進口將大規模增加,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再度重提。玉米大量進口會長期持續還是曇花一現,對于轉基因玉米政策會否有所變化,玉米大量進口是否會重蹈大豆覆轍?

  國家發改委日前出面回應稱,目前中國允許進口11種轉基因玉米,且只允許用于飼料加工。而有分析人士告訴記者,政府允許進口仍有爭議的轉基因產品,當下主要考慮可能是在于平抑價格,嚴防通脹。

  玉米進口規模將逐漸擴大

  “玉米十幾年來很少進口了,今年的采購已經是1995年以來最高采購量。”近日一長期研究玉米的期貨分析(博客專區)師陳立(化名)告訴記者,今年國內企業第一次打開通道,“進口玉米產業鏈已經打通,現在可以做,那么以后也可以做。”該分析師預計,今后進口的額度會逐漸擴大,新希望和六和集團等其他企業都可以拿到配額做進口了。

  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6月份中國進口玉米6.45萬噸,5月份進口4882.31噸。雖然總量不多,但這開啟了中國規模進口玉米的通道。據市場最新資訊稱,目前中國買家累計訂購的美國玉米數量已達到27船,約合162萬噸。自7月20日起,我國南方部分港口進入進口玉米集中靠港階段,廣東港口陸續有30萬噸的進口玉米到港。

  4月底,美國農業部公布的進出口數據就顯示,中國企業和美國私營出口商簽訂了進口11 .5萬噸美國玉米的合同,而中國上次從美國進口玉米是4年前。日本丸紅經濟研究所甚至預測,中國可能在2015年之前,將玉米進口量從本年度預期的100萬噸升至1000萬噸。

  轉基因的刺眼、糧食安全的敏感,逾十年后的玉米進口激起千層浪。發改委亦對此做出回應稱,國際上轉基因玉米有20多種,通過我國轉基因安全審查、已經證明安全并允許進口的只有11種。目前企業進口的玉米是用在飼料上的,事先確定加工企業,全封閉運行。而且由于進口量小,不會打壓主產區市場價格,也不會傷害種糧農民利益。

  對進口玉米可能會攻擊國內產業的擔憂,中國玉米網總經理馮利臣表示,今年至今我國企業被批下來的玉米進口配額也不滿150萬噸,我國每年的玉米需求量是1.5億噸,進口量僅占1%。業內很多人士和馮利臣的觀點一樣,認為進口玉米的話語權還很小。陳立表示,即使進口1000萬噸,也只占到了5%-7%。“和大豆不一樣,玉米是基礎糧食,有配額制的限制。”在其看來,配額制目前足以保證進口玉米不會沖擊國內產業。

  目前我國每年發放玉米進口關稅配額720萬噸,其中40%為非國營貿易配額,主要分配給國內一定規模以上的飼料企業和其他加工企業;另外60%為國營貿易配額,主要分配給國營貿易企業,也就是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剛性需求供需緊平衡

  不過不容忽視的一點是,中國玉米市場將長期處于供需緊平衡狀態。馮利臣表示,今年進口玉米有去年的減產因素,加上上半年國內市場價格略有上漲,幾個因素疊加,企業開始做進口。不過,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可以說是被迫做進口。“其實,新希望、六和集團等曾經向上請糧。玉米供應緊張,底層需求加大的呼聲較高。”據該人士介紹,2009年東北產區玉米因干旱而大幅減產,當時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國內玉米減產290萬噸,其實低估了減產數字。到今年5月市場才反映出來,飼料企業等加工企業采購困難,價格上揚。該人士預計實際減產達到了1500萬-1800萬噸左右。“今年各方面騰挪才勉強填上缺口。”

  一位飼料企業的人士也告訴記者,近幾個月來國內玉米一直供不應求,尤其是前兩個月采購緊張,現在的玉米價格對于飼料企業來說還是貴。

  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對今年的預估是,2010年玉米產量為1.68億噸,較上年增長2.5%或403萬噸。玉米播種面積為3056萬公頃,較上年增加10萬公頃,增幅為0.3%。

  對于這樣的數字,上述人士表示,其預計的數字為1 .55億-1.58億噸,相較1.68億的數字有一千萬噸左右的差距。馮利臣表示,國內每年工業用玉米大概3700萬噸左右,占比25%,飼料用玉米為9500萬噸,占60%左右,剩余的是食用、種子等用途。馮利臣表示,玉米產業是一個剛性需求的產業,工業和飼料需求都在增長。

  陳立表示,國內人均消費水平在提高,肉蛋消費增加,要靠基礎糧食轉化而來。另一方面,玉米等糧食作物在多年增產后面臨增產壓力,小幅度的缺口可能長期存在,需要進口玉米補充。

  另一條容易忽視的是天氣因素。近兩年,國內水澇等自然災害頻繁。中國的玉米種植主要分布在約24個省區,包括東北三省、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陜西、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記者根據各地媒體披露信息所做初步統計,主產區遼寧省、吉林省7月遭受洪災比較明顯,分析師預計玉米產量減少100萬噸左右。安徽玉米受災面積17.4萬畝,預計損失產量0.26億斤。此外,山西、山東、廣西、云南、陜西、江蘇、內蒙古、四川等多個省區均有不同程度農作物受災,涉及到玉米、蔬菜等多種農作物。

  陳立表示,所幸今年玉米種植面積增加,黑龍江等主產區基本未受影響,加上玉米抗災性強一些,總體來講,自然災害還不會對玉米供給產生明顯沖擊,“只要接下來的雨季不要有意外,玉米還是可以實現增產。”

  政策施壓玉米漲勢難續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國內玉米價格上漲,生豬價格回落,東南沿海省份適量進口一些價格較低的飼料玉米,對穩定飼料價格、保護養豬農民利益是有好處的,也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的要求。

  據東方艾格糧食行業分析師馬文峰介紹,玉米漲幅已達到20%,政府會控制(價格)得很嚴格。陳立表示,今年政府會著力防通脹,從官方表態以及企業層面來講,對于進口玉米是比較認可的,如果進口 百 萬 噸 規 模的玉米可以降低通貨膨脹壓力,那么進口是可以接受的。

  有飼料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進口玉米對國內價格有一定影響,因為進口玉米直接影響到期貨市場的玉米價格。“這段時間缺玉米,需要進口。國內又有很大一部分玉米用于工業,比如說制造酒精等。”

  發改委在解釋外界高度關注玉米進口的原因時稱,據有關方面反映,這里也存在惡意炒作的情況。前段時間部分社會游資囤積,炒作大蒜、綠豆等農產品,最近有轉向炒作玉米的苗頭,進口玉米可以抑制玉米價格過快、過度上漲,會引起這部分人的炒作。對此,國家有關部門已高度關注,并通過增加投放量等措施加強玉米市場調控,近期還將對玉米市場購銷秩序加強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囤積居奇、串通漲價等不法行為,確保國內玉米市場供應和價格的基本穩定。

  陳立表示,今年玉米不會再出現爆炸式的漲勢,接下來會有一個小幅的上漲,然后新糧下市,價格有回調,之后要等到明年才會有新一輪的行情。

  國內玉米主要用途

  工業用玉米占25%

  飼料用玉米占60%

  其它用途占15%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