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8月10日發布的統計信息顯示,和6月份相比,我國7月份進口、出口增速分別回落11.4、5.8個百分點,貿易順差287.3億美元,比上月增長87億美元。貿易順差擴大至2009年1月以來最高。
出口增速下行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較高所致
“出口大幅下行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以及7月份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結果。”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說。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外貿自2008年11月后連續大幅下挫,2009年3月開始企穩回升,8月后回升趨勢基本確立,12月進口、出口同比雙雙出現強勁增長。始于去年下半年,特別是三四季度的外貿復蘇勢頭,拉高了今年下半年的同比基數。
張燕生同時承認,在歐洲債務危機之后,全球各國,特別是歐洲,開始緊縮財政,這將使未來不太可能再依靠財政刺激來支撐經濟復蘇。在發達國家補庫存周期結束之后,我國出口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7月份美國就業人數降幅大大高于預期,失業率連續兩月維持在9.5%,消費者信心推至2月以來低點,1/7的消費者預期未來半年收入將降低,凸顯經濟復蘇不穩的情況。張燕生說:“進入后危機時代,‘調結構、促平衡’是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重中之重,出口企業應堅持走市場多元化戰略,以質取勝。”
海關統計顯示,前7月,我國對新興市場的出口增速加快。其中,我國與巴西雙邊貿易總值為325.1億美元,增長54.6%,出口129.2億美元,增長102.1%。我國與俄羅斯雙邊貿易額307億美元,增長49.6%,出口150.1億美元,增長70.7%。
7月貿易順差擴大態勢難以持續,預計下半年進口增幅將超出口
海關統計顯示,上半年貿易順差為839.3億美元,減少21.2%。
分析人士指出,下半年,隨著出口增速回落,擴大內需政策將推動進口穩步增長,再加上能源等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預計進口額增幅將超過出口,貿易順差將繼續減少,外貿進出口發展更加平衡。
張燕生認為,受工業增速及國內需求放緩影響,7月份進口增幅回落明顯,貿易順差增幅較大,但這一態勢應該不會持續很久。
前7個月,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均呈漲勢,進口均價同比快速回升。其中,鐵礦砂進口3.6億噸,增長1.5%,進口均價上漲53.3%。大豆進口3076萬噸,增長16.2%,進口均價上漲4%。此外,進口機電產品3602.8億美元,增長42.8%,其中進口汽車45.9萬輛,增長1.5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7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8121.1億美元,增長44.3%。一般貿易項下出現貿易逆差318.7億美元,而2009年同期則為順差13.1億美元。“這是擴大內需政策效果的直接體現。”張燕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