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瑞士自貿區聯合研究圓滿結束之后,瑞方宣布中瑞將在2011年初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8月14日,瑞士聯邦主席兼經濟部長洛伊特哈德在北京中瑞經濟論壇后的一場小型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我們大概在明年年初啟動中瑞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該協定將會為我們進 一步發展合作提供各種各樣的條件,涵蓋各種各樣的領域,并為促進我們貿易投資打造最佳基礎。”洛伊特哈德表示,通過瑞中兩國未來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行性研究 調查發現,我們雙方的經濟實際具有非常強的互補性。
洛伊特哈德指出,中國企業在瑞士非常受歡迎,瑞士企業在中國也非常受歡迎,如果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雙方企業則都會得到市場準入。
與此同時,“當然中國市場也需要進一步開放,而且中國現在的關稅比我們要高,也是我們積極討論的內容。”洛伊特哈德透露,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雙方并沒有排除任何領域。
“從 經驗上看,自由貿易協定簽署以后,平均貿易量可以增長25%左右,當然這涉及具體的合作力度,也涉及企業家的參與程度。”洛伊特哈德說,“我不能給出一個 具體的時間表,因為要取決于問題的解決程度,也可能在兩年以內談成,甚至一年多就可以談成,但是現在很難說。”
據悉,8月13 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洛伊特哈德,雙方宣布中國-瑞士自貿區聯合研究圓滿結束,同意盡快啟動談判進程。在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商務部國 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高虎城與瑞士駐華大使顧博禮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瑞士聯邦經濟事務部關于結束中國-瑞士自由貿易協定聯合可行性研究的諒解 備忘錄》。
洛伊特哈德表示,2007年瑞士正式給予了中國全面市場經濟地位,這也是瑞中兩國討論自由貿易區發展的重要一步。
2009年1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瑞期間與時任瑞士聯邦主席梅爾茨就啟動中瑞自貿區聯合可行性研究達成一致。同年11月30日,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與時任瑞士經濟部長的洛伊特哈德正式宣布啟動中瑞自貿區聯合研究。
目前,瑞士是中國在歐洲的重要貿易伙伴。2010年上半年,中瑞貿易額實現了127%的高增長,增幅居中國與歐洲各國貿易增速之首。2009年瑞士對華實際投資額為3億美元,逆勢增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