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這個夏天,高溫、大火讓俄羅斯倍受媒體關注。而這場千年一遇的高溫干旱讓俄羅斯農業生產遭受了重創,曾經的糧食出口大國現在不得不依靠從中國進口蕎麥來緩解國內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
最近,很多俄羅斯人都發現,他們最主要的糧食產品之一——蕎麥的價格比一個月前漲了一倍多,原本每公斤只賣30多盧布(大概7、8元人民幣)的蕎麥現在要賣到60多盧布,即便如此,很多超市的貨架上還是不見了蕎麥的身影。據俄羅斯新聞社報道,過去五年,俄羅斯的蕎麥產量都在一百萬噸左右,不僅完全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盈余部分還對外出口,但是自去年起,由于天災不斷,俄羅斯的蕎麥產量就開始減產。而今年,千年一遇的高溫干旱,以及持續了數周的森林大火更是加劇了局面的惡化。據有關部門估計,除了阿爾泰地區的蕎麥作物沒有受到干旱和大火影響外,其他蕎麥產區均遭受重創。農業部門估算,今年全年俄羅斯的蕎麥產量可能只有35萬噸左右。產量的大幅降低讓俄羅斯市場上的蕎麥產品供不應求,價格瘋漲。為了緩和國內市場的供求矛盾,俄羅斯已經決定從中國進口蕎麥。
俄羅斯經濟新聞網報道,俄羅斯最大的兩個糧食進口公司將以每公斤35盧布(約合9元人民幣)的價格從中國進口數萬噸蕎麥,以解燃眉之急。這是糧食出口大國俄羅斯自2003年以來,第一次計劃從中國進口蕎麥。2003年,也是因為天災不斷,俄羅斯的蕎麥大幅減產,而蕎麥的供不應求引起的價格快速上漲,繼而又引發了整個農產品市場的劇烈波動,給當時十分脆弱的俄羅斯經濟帶來了不小的打擊。當時,俄羅斯政府也是從中國等國進口了10萬噸蕎麥,才勉強度過了難關。俄羅斯媒體也分析到,此次再次決定進口中國蕎麥,俄羅斯政府也希望能夠重新復制當年的辦法,幫助俄羅斯經濟盡快走出天災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