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國際司副司長孫元江認為, 第一屆中國—東盟行業合作會議的舉辦有利于促進中國與東盟行業間的交流與合作,將極大地鞏固、發展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成果,讓更多企業充分利用自貿區優惠政策,促進產業分工與合作。
由中國商務部支持,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秘書處和昆明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一屆中國—東盟行業合作會議將于9月17日在昆明開幕。這是記者昨日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秘書長許寧寧介紹,今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中國與東盟進入“零關稅”時期,相互開放市場,極大地促進了雙方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合作,同時也提出了在一個擁有19億消費者的自貿區內打造新產業鏈的迫切要求。對此,為期3天的第一屆中國—東盟行業合作昆明會議將以“行業對接、合作共贏”為主題,中國和東盟國家商(協)會領導人、中國和東盟國家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東盟秘書處、東盟有關國家駐華大使和商務參贊、著名企業家代表將匯聚一堂,就雙方行業如何根據不斷發展的開放形勢及時對接、交流、合作,進行探討與磋商,以期提高雙方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作為我國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前沿和門戶,昆明具有“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的獨特區位優勢。同時又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經濟圈、“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圈的交匯點,既是發達國家和地區產業轉移的理想終端,又是國內各個城市向東南亞、南亞拓展市場的理想起點。活力無限,商機無限;政策優惠,環境優化;功能完善,平臺完備;交通便利,通達四方的昆明當前正進入工業化加速、城市化提升、市場化轉型、國際化拓展的新時期,蓬勃發展的經濟蘊含無限商機,吸引國內外投資商紛至沓來。
據了解,市委、市政府對本次會議高度重視,目前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會議將呈現召開及時、亮點凸顯、影響深遠等特點。中國—東盟行業合作會議的舉辦,將成為深化中國與東盟各產業合作的重要平臺。
“第一屆中國—東盟行業合作會議的舉辦有利于促進中國與東盟行業間的交流與合作”,中國商務部國際司副司長孫元江認為,這次會議的召開將極大地鞏固、發展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成果,讓更多的企業充分利用自貿區優惠政策,促進產業分工與合作。(昆明日報 首席記者王儀)
合作共贏的起點
今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這標志著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也是發展中國家之間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開始運作。
首屆中國—東盟行業合作會議將在昆召開,可以看作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經濟圈、“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圈的交匯點,以及發達國家和地區產業轉移的理想終端,也是國內各個城市向東南亞、南亞拓展市場、行業對接、合作共贏的理想起點。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正式建成,雙方服務貿易、投資市場也將相繼開放,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建立自貿區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相互開放市場,積極打造行業內新的產業鏈,攜手提升自貿區的產業能力,提高自由貿易區主要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這就需要雙方行業根據不斷發展的開放形勢及時對接,合理分工,以實現互利雙贏的合作目標。
中國與東盟10國相互開放市場,帶來了雙方企業間的商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合作的日益活躍。與此同時,取消關稅,實現貿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后,雙方要實現互利合作,就需要積極組建新的產業鏈,需要形成更多的貿易機會,雙方行業需根據不斷發展的開放形勢而及時對接、合理分工,從而提高本自由貿易區的主要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中國—東盟行業合作會議的舉辦,將有利于促進中國與東盟行業間的交流與合作,有利于鞏固、發展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成果。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看好東盟商機,除自貿區內超過90%的商品可享受“零關稅”外,國內企業還可以借助東盟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建立自由貿易關系的契機,繞開高關稅壁壘,為企業節省成本。雙方行業的對接與合作,將加快區域內的行業分工,提高整個區域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昆明作為首屆中國—東盟行業合作會議的東道主,除了搞好服務、展示自身形象和實力外,還將在這場互利雙贏的大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