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微拍精品,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外貿新政胎動:“促進口”取代“壓出口”

  9月6日,一位外貿部門的官員向本報記者透露,面對連月來的高額貿易順差,外貿系統內正在討論“削減順差”的方案;而與以往“壓出口”的思路不同,“促進口”將成為此輪政策調整的方向。

  盡管還未有具體措施出臺,但上述官員說,預計政策將從進口關稅的調整、鼓勵企業進口高端設備與技術、促進進口便利化等三個方面來推進。

  記者獲知,有關部門擬降低奢侈品的進口關稅,鼓勵國內消費;此外,或將對企業進口高端技術與設備給予一定的貸款貼息,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

  數月來,貿易順差超預期的變化,已經迫使商務部緊急修正了全年的貿易順差規模預測值,從早前估算的“1000億美元以下”,大幅上調至“1500億美元左右”。多名商務部官員,近期亦在不同場合表達了推出旨在促進進口的一攬子方案的設想。

  “促進口”新政

  9月6日,在商務部主辦的“2010中國進口論壇”上,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表示,中國政府積極鼓勵擴大進口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是根據中國自身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作出的決策,有利于中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調整經濟結構。

  前述未公開姓名外貿官員透露,在關于如何促進口的討論中,內部大致形成兩個方向,一個是推動降低奢侈品的進口關稅,鼓勵國內消費;第二個方向是增加對企業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進口高端設備與技術,并給予一定幅度的貸款貼息。

  “‘促進口’從哪一個方向切入,將甚為關鍵,”上述官員說,如果政策方向更多是作用在促進企業的技術改造上,那就一則可以促進貿易平衡,二則可以促進企業完成技術的更新達到提升效率、調整產業結構的目的。

  他表示,“十一五”以來,國家財政對企業技術改造的貼息支持力度遠不及早前,這一現狀其實與“調結構”這一政策關鍵詞并不吻合。

  而奢侈品進口關稅可能調整的消息,在坊間已盛傳多月,甚至有消息指相關的減稅方案已經上報至國務院,政府希望消費者是在國內而非在國外購買奢侈商品。

  進口便利化的系列措施同樣不可忽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美經貿研究中心研究員、前五礦商會副會長周世儉于9月6日表示,政策應該從過去幾十年“獎出限入”的思路中調整過來。

  8月末,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自10月1日開始,在北京、廣東、山東、江蘇等四個省市開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的試點。周世儉說,這實際上就是一項進口便利化的政策,避免了繁瑣手續,方便企業直接用外匯采購設備。

  順差高壓重現

  9月3日,商務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子先在出席一場論壇時公開預計,全年的貿易順差規模會在1500億美元左右,比2009年的1960.7億美元還是會有明顯下降。

  這種背景下,削減順差再度成為外貿政策的關鍵詞。

  實際上,金融危機前,決策層主要是通過“壓出口”來實現“減順差”的目的,不過2008年11月以來出口連續一年的負增長,引發外貿系統對“壓出口”策略的全面反思。當下,再度面對順差高壓,在出口恢復仍有變數的情況下,“促進口”變成了平抑貿易順差的首選措施。

  前述未公開姓名的外貿官員表示,此前舉行的2010年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商務部內部曾經對一些關鍵的外貿指標做了預測,包括進出口增速8%-10%的預計,“順差規模估算一直鎖定在1000億美元之內。”

  從今年1-4月的外貿數據來看,全年1000億美元以下的順差估算合乎實際,因為這幾個月的月度順差規模均在100億美元之下,3月甚至出現了7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彼時,進口恢復快于出口,兩者保持了大致平衡。

  但,從5月開始,情況生變,5-7月的月度順差規模分別為195.3億美元、200億美元、287億美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于9月6日告訴記者,數月來,出口恢復的勢頭超出預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出口的拖累還未兌現;而進口方面,則因刺激政策的退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回落,使大宗商品的進口需求下降。

  進出口形勢的逆轉,使中國不得不再度面對貿易不平衡的難題。今年1-7月,中國順差規模累計已經達到839.3億美元,如果要實現總量控制在1000億美元內的前期目標,未來5個月的月度順差規模就要控制在32億美元以內。That's impossible(這幾乎不可能實現)。

  霍建國說,當前順差仍然保持增加的勢頭,預計到8月,今年累計順差的規模就將突破1000億美元。

  不過,王子先判斷,隨著國內原料去庫存化的結束,進口可能會在后幾個月有所反彈,而出口增速則可能出現明顯回落,月度順差將再度下降。

  全年進口金額呈“反拋物線”:這一判斷在國內大宗商品進口商處得到印證。

  大型鋼鐵集團之一的沙鋼集團,一位未公開姓名人士告訴記者,受全行業二次去庫存拖累,公司的鐵礦石進口量在8月份大幅縮減,從正常月度的250萬噸大幅削減至140萬-150萬噸;不過,從9月開始,進口量又將恢復正常。

  中國的鐵礦石進口量已經連續數月出現同比、環比的下降,不過,從7月開始已經略有恢復。上述沙鋼人士判斷,預計10月前后,行業內二次去庫存將結束,屆時對鐵礦石的補貨需求,有可能刺激進口有所恢復。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