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一個多月的中美匯率暗戰,在周末召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下簡稱IM F)年會上達到高峰,美國挾“人民幣法案”強硬要求人民幣快速升值,而中國斷然拒絕。同時,日本、瑞士、巴西等國央行相繼干預匯率,壓低本幣,引發市場關于爆發全球貨幣戰爭的擔憂。
貨幣戰爭會打響嗎?清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肖耿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美、中歐、中日之間的貿易量、投資量都非常大,如果各國貨幣進行競爭性貶值,對全球經濟將是毀滅性打擊,因此貨幣戰爭不可能真正開打。而即使美元、歐元等快速貶值,依賴巨額外匯儲備,我國央行亦可使人民幣匯率保持相對穩定。
IMF年會爆發口水戰
持續一個多月的中美匯率暗戰,在周末召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下簡稱IM F)年會上達到高峰,并似乎可能將引爆全球貨幣戰爭。
該年會上,美國和歐盟強烈施壓中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美國甚至試圖將中國在IM F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與中國匯率政策的改變掛鉤。然而,這一提議遭到IM F成員國的阻止,埃及財長兼IM F決策委員會主席加利(Y oussefBoutros-G hali)說,沒有國家要將這兩者掛鉤。中國央行亦斷然拒絕簽訂國際性或區域性貨幣協議的提議。
目前匯率之爭主要聚焦中美兩國。年會上,美國一位官員說,奧巴馬政府利用上次6月召開的20國峰會,力促中國在峰會之前宣布將采取更為靈活的匯率政策,讓人民幣不再盯住美元。但峰會過后,人民幣估值幾無變化。此前,9月29日,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共同支持“人民幣法案”,將匯率低估視為出口補貼,授權行政部門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課征平衡稅。歐洲各國亦跟隨抱怨說,中國為協助本國出口商而故意低估人民幣。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年會上反擊說,對匯率的關注是片面的,“主要儲備貨幣發行方繼續實行極低利率和非常規貨幣政策,給新興市場國家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造成了嚴峻挑戰。”他認為一旦歐美國家失業率開始下降,壓力將會逐漸消退。同時,他表示中國不會像有些學者建議的那樣暫時限制對美國出口以緩和緊張局勢。周小川強調,人民幣不會快速升值,短期內快速升值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嚴重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