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口葡萄酒批發價約18元/瓶,零售價則為80-90元/瓶。而在法國,許多普通葡萄酒的價格也就3歐元(約28元人民幣)左右,銷到國內就需要300元。近日,進口葡萄酒也掀起漲價潮,不僅世界知名酒莊生產的葡萄酒曝出“天價”,連產地不詳的低端進口葡萄酒價格也水漲船高。記者調查發現,游資的大量進入,是擾亂市場的根本原因。而進口葡萄酒市場價格混亂,以及消費者缺乏對不同品牌、不同品質葡萄酒的分辨力,也給各路資本以可乘之機。
進口葡萄酒價格飛漲
許多并不知名的葡萄酒紛紛報出了幾千元的高價,甚至有些出自世界名酒莊的葡萄酒報出了每瓶10萬元以上的價格。而據銷售人員透露,無論多么昂貴的國外葡萄酒進入中國,商家都能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
據中投顧問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葡萄酒進口同比增長70%以上。而來自河南省酒業協會的一組數據則顯示,2009年全國進口葡萄酒17.1萬千升,僅今年上半年葡萄酒進口量就達12.07萬千升,比去年同期增長69.7%。另據溫州海關統計,浙江省今年1-8月,葡萄酒進口數量達501.7萬升、貨值1676萬美元,占浙江省同期進口的49.1%。而2009年全年,葡萄酒進口數量521.6萬升、貨值1832萬美元,占浙江省進口的62.3%。
各方統計結果表明,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葡萄酒流入中國市場。但是,進口葡萄酒供給增多并未讓消費者享受到“讓利銷售”,反而不得不為進口葡萄酒“一路沖高”的價格買單。
在日前的糖酒會上,許多并不知名的葡萄酒紛紛報出了幾千元的高價,甚至有些出自世界名酒莊的葡萄酒報出了每瓶10萬元以上的價格。而據銷售人員透露,無論多么昂貴的國外葡萄酒進入中國,商家都能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
某品牌葡萄酒北京代理商告訴記者,進口葡萄酒的價格變化比近期的高端白酒漲價頻率還要高。他舉例說,小拉菲(佳士得拉菲酒)短短3年的時間,價格就暴漲了近5倍,2007年剛上市時的市場零售價才680元,到去年年底漲到了2000元,現在售價更是到了4000元。今年6月,波爾多拉菲推出了2009年波爾多期酒,價格是450歐元/瓶,比經典年份2005年300歐元的售價高出50%。
此外,記者在秋季糖酒會上了解到,法國葡萄酒展區內緊鄰的兩瓶葡萄酒分別被貼上了8800元和1.28萬元的標簽,而美國葡萄酒肯嘉尼酒莊展區內的幾瓶葡萄酒甚至分別標出了11萬元、13萬元和18萬元的價格。除了世界頂級名酒標出天價,普通外國葡萄酒的價格也在飛漲。
一位不愿具名的進口葡萄酒經銷商向記者爆料稱,國外100多元的酒弄到國內賣到幾千塊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小酒莊甚至小作坊的葡萄酒,在國內也能賣到大品牌的價格,像拉菲的副牌,在國內就直接當拉菲的價格賣了。他說:“一進口葡萄酒經銷商經營的葡萄酒批發價大約18元/瓶,而到了零售市場上則達到80-90元/瓶。而在法國,許多普通葡萄酒的價格也就3歐元左右,到了國內則要300元人民幣。”
市場空間巨大引發利益追逐
中國的葡萄酒消費才剛剛起步,人均葡萄酒消費量遠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十幾億人的消費市場無疑牽動著國外葡萄酒商的神經,都想在這個無限廣闊的市場分得一杯羹。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在濟南秋季全國糖酒會上發布的《2009-2010年度中國葡萄酒行業市場報告》顯示,去年,我國白酒產量為706.9萬噸,啤酒產量為4236萬噸,葡萄酒產量為96萬噸,3種酒品的產量占比分別為11.8%、86.6%和1.6%。該報告稱,雖然葡萄酒占比基數較低,但是未來增長空間巨大,而且我國葡萄酒產量連續7年來一直保持著18.8%的復合增長率。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會長何繼紅表示,葡萄酒行業的整體利益空間巨大,百元產值實現利潤繼續保持著飲料酒類行業的最高水平。2009-2010年度全球葡萄酒行業增速趨緩,所有的目光開始聚焦中國,中國葡萄酒行業已經進入了下一個“黃金十年”。今后,我國葡萄酒行業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據了解,國內進口葡萄酒近七成來自于歐盟。該地區生產出諸多著名的葡萄酒品牌,特別是聞名世界的法國波爾多地區的八大酒莊(拉菲莊、拉圖莊、木桐、瑪歌莊、奧比康莊、白馬莊、歐頌莊和柏翠莊)生產的葡萄酒,更成為頂級葡萄酒的代名詞。因為八大酒莊對于葡萄釀造工藝及成品酒品質的要求均較高,所以年產量十分有限,像人們最為熟知的拉菲酒,每年產量為3.5萬箱,其中只有2/3作為正牌酒投放市場。八大酒莊生產的葡萄酒被稱做“貴族酒”,可以想象其價格的昂貴。
一般用于消費的名牌葡萄酒價格在幾百歐元不等,而國外普通家庭消費的葡萄酒則大多產于不知名的小酒莊或是小作坊,價格根據當地消費水平略有不同,最低可達1歐元。另外,葡萄酒中的年份酒因為具有收藏價值,身價不可同日而語,報價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資料顯示,上世紀90年代時,曾有一瓶1784年杰弗遜酒被拍賣,價格約合50萬元。不過,通常意義上進入市場的進口葡萄酒,多供消費者使用。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向記者介紹稱,葡萄酒作為舶來品,進入中國市場不過十幾年的歷史。國外葡萄酒市場在經過了多年的快速發展之后,消費市場漸趨飽和,行業發展速度開始放緩。但是中國的葡萄酒消費才剛剛起步,人均葡萄酒消費量遠低于世界人均水平,隨著消費意識的增強,十幾億人的消費市場無疑牽動著國外葡萄酒商的神經,都想在這個無限廣闊的市場分得一杯羹。
另外,他還透露,國內的葡萄酒行業近年來也涌現出了像張裕、長城、王朝等知名品牌,但是它們并沒有完全瓜分國內市場,并且這些品牌在綜合競爭力上仍與國外知名品牌存在差距,這就留下了較大的市場空間。加之近期國內各種酒品企業的提價也為進口葡萄酒提供了機會,國內酒品一而再地提價挑戰著人們的心理底線,當價格超出接受程度之時,消費者寧愿在商務用酒方面放棄“步步高(002251)升”的茅臺和五糧液(000858),而改用價格可能更高的進口葡萄酒。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有恃無恐地殺入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