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外匯網報道,盡管日內開盤匯市表現平淡,但顯然,本周外匯市場依然將在烏克蘭局勢這場鬧劇的喧囂中開啟新的征程。而公投結果沒有在第一時間引發市場行情其實并不令人意外,因為此前哪怕是克里米亞公投的結果,也并未能立刻引發市場嘩然。不過,一旦此后美歐俄烏四方的下一步舉措,令相關局勢進一步升級,則料將重新點燃市場避險情緒。
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州全民公投分別于當地時間11日22時(莫斯科時間23時)、23時(莫斯科時間12日0時)結束。兩地選票均只有一個問題:你是否支持(頓涅茨克共和國、盧甘斯克共和國)的國家獨立性?
公投結果于12日早間揭曉。[注冊德國公司]烏克蘭東部親俄民間武裝力量在公投中贏得壓倒性勝利,主要地區的組織者稱,接近90%的投票者支持自治。舉行公投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脫離烏克蘭、今后并入俄羅斯的可能性增加。
目前,美國和歐盟已均在此前表現不承認此次公投結果,并揚言可能對俄發起更猛烈的制裁,烏克蘭臨時政府則可能向這兩州親俄武裝展開更廣泛的清剿行動。而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是否會軍事干預烏克蘭,四月底市場盛傳的“五月入境”傳言會否成真?無疑充滿懸念。
歐洲央行(ECB)、英國央行(BOE)、美聯儲(FED)和日本央行(BOJ)所選擇的政策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相同,這主要表現在,美聯儲已經開始縮減量化寬松(QE)政策的規模、英國央行政策前景偏向于加息、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則仍然存在寬松空間。但在這樣的現實別后,各大央行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相當不愿意在現有政策取向上做出轉變。
歐洲央行上周四(5月8日)再次拒絕通過大規模刺激措施來抗擊若隱若現的通縮風險,英國央行當天也按兵不動——對英國住房市場過熱和強勁的經濟增長現實視若無物。而在更早的上周三(5月7日),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也為拒絕加速收緊貨幣政策找到了更多理由——美國住房市場相對疲軟。與此同時,日本央行也決定維持足夠的刺激措施,以抗擊上調消費稅所可能導致的任何需求下滑風險。
在更長時期內延續現有政策或許是各大央行決策層下意識的決定,然而,各大央行仍然可能提出有力的經濟現實來支持其決定,哪怕這樣的說辭難免顯得牽強附會。
當前的金融、經濟、政治和貨幣情況相當脆弱,[注冊百慕大公司]因此任何微小的改變都可能造成重大沖擊。沒有人真的了解各個因素會如何相互影響。 金融危機及后續的深度衰退 ,使得央行先前簡單行為模式的專業性信用掃地。在此之前,央行官員們針對失業率或通脹率某種程度的改變等“反應機制”高談闊論,認為推動政策進行既定的適當調整是順理成章之事。
但實際上,貨幣政策并非機械式的反應過程,而更像是在各種因素中取得平衡的特技表演。 所有央行官員都會擔心,若利率或貨幣政策調整過快,仍在修復中的金融體系可能崩潰。金融資產估值揚升會讓每個人都感到緊張;日本情況則剛好相反,物價下滑才更讓人擔憂。 歐洲央行也得擔心保持國家主義的德國官員,以及不理性的主權債交易商。
美聯儲除了自身已承諾不急于緊縮政策外,還得面對糟糕的房屋融資體系。而英國央行則對房市泡沫破滅可能造成衰退的風險心知肚明。 若各央行擁有一個深具信心的操作模式,央行官員或許會更為果敢。但各大央行的決策者們就像半夜迷路的登山客,在等待黎明到來之際,最好的做法就是留在原地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