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消息,據彭博報道, 亞洲最大經濟體正在減速,美聯儲即將開啟加息周期,中國剛剛讓人民幣貶值。1994年發生的這一連串重大經濟事件最終觸發了一輪貨幣競爭性貶值,成為亞洲金融危機的一個導火線。該地區銀行和企業在危機期間接二連三倒下,多數國家陷入衰退。
當前的市場波動是否預示著亞洲金融危機將再次上演?1994年的情形和眼下當然有相似之處,但是也有重要的不同之處。這一次,[汶萊注冊公司]亞洲經濟體的經常項目余額、財政狀況以及外匯儲備更為強健,可以在市場動蕩時為他們提供更有力的緩沖。
從另一方來看,風險也在與日俱增;中國8月11日意外讓人民幣貶值,從越南到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緊隨其后,威脅到巴西和土耳其等容易受到沖擊的新興市場的經濟。
在人民幣貶值之前,身為全球第二大、亞洲最大經濟體(1994年是日本)的中國增速出現大幅減速,大宗商品價格重挫傷及了巴西、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南非等國。就在美聯儲準備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加息之際,中國企業在出口市場可能取代其他亞洲和新興市場的競爭對手。
巴西和南非等國家“不僅存在經歷狂風驟雨的可能性,[注冊安圭拉公司]而且可能性很高,”倫敦對沖基金SLJ Macro Partners LLP聯合創始人Stephen Jen說。“但是我并不認為亞洲會出現危機,甚至連非常緊張的時刻都不可能出現。之所以這么認為主要因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已經清理了亞洲金融系統,亞洲的韌性應該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