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挑起的貿易爭端已遠超經濟層面,其蠻橫粗暴的做法或把全世界拖入真正的深淵。
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8月7日刊登文章稱,中美目前這場爭端早就不僅僅涉及貿易赤字和關稅稅率,還主要涉及在21世紀中美兩國誰能在政治和經濟上起主導作用。美國想要用蠻橫粗暴的策略迫使中國就范。
文章指出,現在,美國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有可能導致沖突迅速失控。如果只是關稅戰,沖突的經濟后果還是有限的。美國農民可以得到補助,手機廠商也可以獲得例外條款。一旦擴大到貨幣層面,那么金融市場也會首次直接被拉入這場沖突。要知道,脆弱的金融市場過去出現過多次過激反應,一旦出現動蕩就很容易失控。恐慌的后果將是股市下跌,私人及企業的消費和投資被抑制。最終結果則是經濟衰退。
文章稱,經濟衰退將讓全球數百萬人失業,那將給未來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然而,美國卻選擇全面冒險。
另據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8月7日刊登文章稱,民粹主義在美國乃至全球興起,原因之一是對自由貿易的懷疑和對多邊協議與協定的敵對態度。這意味著,全球最大經濟體間的貿易戰可能激發的局面比關于不公正和不正當貿易手段的單純爭論更重大,并且可能給全球化經濟帶來更深遠的后果。
英國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對中美貿易關系進行深入分析并認為,兩國貿易戰將愈演愈烈,同時可能改變國家間的營商方式。
該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尼爾·希林在分析報告中寫道:“人流和物流的迅速加快,近幾十年來全球化經濟的顯著特點,可能就在當下發生180度轉彎。”
希林認為,當前趨勢具有宏觀經濟影響,這或將關稅之戰明顯延伸。
文章稱,不少經濟學家也認為,特朗普對自由貿易的負面態度或波及全球,甚至可能延續到他卸任之后。
例如,特朗普總統用關稅威脅墨西哥,而后者同意與美國和加拿大簽署新貿易協定。
美國信安環球投資公司全球投資問題專家西馬·沙赫認為,美國與墨西哥的斗爭成為人們對在貿易關系中能否聽信美國之言產生嚴重質疑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