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企改革進程逐漸加速,《決定》中提出的“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思路,將會是未來國企改革的主要方向,其主要體現在國企引進戰略投資者、深度實施股權改革。
此外,進入2014年以來,央企也加大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積極引進社會資本。
受益于國企產權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產業資本參與到國企改革的投資機會和盈利空間都較大,國企改革將會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資本市場重要的主題投資機會,目前不少金融機構已先行,如PE機構九鼎投資已成立專門的國資對接小組,期望在新一輪改革浪潮中分一杯羹。
此外,嘉實通過發行封閉基金產品參股中石化銷售公司。
對于信托公司來講,也不乏參與國企改革的案例,如平安信托全資子公司平安創新資本斥資58.3億入股綠地集團10.01%的股份,未來伴隨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推進,投融資機會將會逐漸增多,信托公司可積極參與國企改革這場盛宴。
首先,信托資產入股到國有企業,或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國企上市,獲取投資收益,主要的業務機會來自于壟斷性行業的競爭性環節和競爭性行業。
壟斷性行業放開的競爭性環節主要體現在中央企業上,例如油氣的銷售、電信虛擬運營環節、電力裝備設備制造環節等,該領域較好的盈利性為社會資本帶來一定的財務性投資機會,中石化改革已經開啟了社會資本投資央企的序幕。
而競爭性行業主要體現在地方國企上,各地政府紛紛劃定了未來的重點支持產業,這意味著地方政府愿意放棄對非重點領域的控股權,如綠地集團、城投控股和格力電器都已引進財務投資者。
其次,信托資產可以用于和相關企業成立并購基金,參與到國有企業重組改制和業務拓展的并購重組中。
國企和產業資本成立并購基金,利用金融杠桿,提升國企的整合和并購效率,提高國企在并購市場中的競爭力。
對于信托公司,一方面可主導設立類似基金,撬動社會或者民間資本來投資國企改革,如德同資本攜手益民集團發起設立“德益消費升級產業基金”,幫助其做大做強。
另一方面也可參與類似基金,與社會資本產業資本聯合或者為其提供杠桿,投資國企改革。
最后,信托利用先天優勢,也可以參與國企的員工持股計劃中。通過信托持股是國企推行員工持股計劃的最優選擇。
一方面,這可以解決員工持股的主體數量限制問題,《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數量有嚴格限制,而通過信托持股,信托機構向參與員工發放“信托受益權憑證”,既保證了股權的實際份額記入在每個員工名下,又不會因為人數的原因而影響公司的工商登記工作。
另一方面,[瑞豐注冊香港公司]通過信托持股使員工的股權收益最大化,一是員工不需要成立公司來持有股權,節約了成本。
二是相對員工的分散持股,通過信托持股也利于提高公司決策效率。
此外,信托資產不需要征稅,保障了員工的股權收益。
總之,隨著國企改革中員工持股方式的升溫,信托憑借在這方面的天然優勢,將會獲得不少的業務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