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消息,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近日揭示的一份信托信用報告顯示,部分信托公司杠桿率過高且壓力測試結果不樂觀,按整體規模和風險可控。
SAIF執行院長張春對記者表示,和去年相比信托行業資金缺口明顯增大,流動性問題更為嚴重,投向房地產的信托風險還未完全暴露出來。
信托業流動性風險增大
11月15日,[香港公司年審]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穆迪在北京舉行了“SAIF金融E沙龍——中國的影子銀行與資產證券化”,其中對于影子銀行重要組成的信托業,與會人士均表示其為風險所在。
“規模迅速增長、期限錯配以及信托業杠桿率是影子銀行體系中當前所面臨的最大風險因素!蹦碌蟻喬珔^金融機構信貸部首席主管表示。
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托業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2.95萬億元,較去年末的10.91萬億元增長18.70%;較今年2季度末的12.48萬億元環比增長3.77%。
從季度環比增速看,今年3季度不僅延續了自2013年1季度開始的持續回落態勢,而且回落幅度明顯增大。
這意味著。弱經濟周期和強市場競爭對信托業的沖擊效應明顯加大。
更糟糕的是信托行業的杠桿率和流動性狀況。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選取了68家國內信托公司中的58家進行測算,并與去年情況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在資金敞口方面出現惡化。
用三種方面計算行業杠桿率,顯示出如果用所有信托資產/凈資產,目前國內信托業的算術平均杠桿率為37.14,加權平均杠桿率為30.75%;用集合信托資產/凈資產,算數平均杠桿率為11.44,加權平均杠桿率為10.65;用剔除證券投資的集合信托資產/凈資產的話,算術平均杠桿率為10.60,加權平均杠桿率為9.47。
“行業平均水平比較合理,但是信托公司之間差異較大,以剔除證券投資的幾何信托/凈資產的算法估計,杠桿倍數高于10倍的信托公司有29家,高于15倍的有13家,最高的杠桿率超過30倍!睆埓罕硎。
一般情況,以8%的資本充足率要求,杠桿率倍數在15倍左右比較合適。而行業排名后20的信托公司往往表現出杠桿倍數較高的特征。
在壓力測試方面,以一年內需要兌付的信托資產規模計算,如果出現了5%的到期損失比例,將有1家凈資產不足償付,資金缺口約在1.35%,而流動資產不足償付的公司數量則是29家,資金缺口攀升到161億。相比之下,去年未通過流動資產壓力測試的公司為14家,資金缺口為75億,僅為今年的一半。
盡管測試還包括了了10%及20%的到期損失可能性,但張春認為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他與記者對話時指出今年以來監管層采取的種種措施,掌控了信托業的整體風險。未來也許會有幾家公司陷入兌付問題,如果是流動性的,相信通過股東注資、過橋貸款等方式能夠渡過。
盡管監管趨緊,信托杠桿水平仍持續上升,如果投資者認定信托產品均有保本功能,則缺少充足的資本成了問題。
房地產領域風險尚未完全暴露
但另一方面,張春也強調信托產品集中投向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有關,這一部分的風險還沒有完全暴露出來,預計未來半年、乃至一年將有更多信托產品有兌付風險。
而房地產持續低迷也是信托貸款市場最大的風險。
張春預計,信托貸款有三分之一流向了房地產領域。盡管銀監會對信托公司有規定投向房地產行業的貸款不得超過15%,但有些項目繞開監管通過上設實業公司變相留到房地產行業,今年基建類發展也比較快。
原因在于目前這類公司在債券市場很難融到資金,風險很大,風險是被暫時壓下來。
“這一部分風險最近會暴露出來,未來半年乃至一年將有更多信托產品有兌付困難,當然整體風險是可控的。信托公司總的規模應該大概在12到13萬億元,還不是那么大。”張春表示。
對于目前中國要做的,張春表示中國與西方國家相比,缺少長期的債券市場,而有很多的企業需要的是長期融資的,因此真正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嚴格的監管這個行業,而是我們應該去發展長期的債券市場。
此外,如果想發展長期的債券市場就必須要打破剛性兌付。
在中國打破剛性兌付是個難題,[如何注冊香港協會社團]對此張春建議,先設立一些自由貿易區,在這里投資者會更加的成熟,甚至是更多的外國投資者可以被允許在自由貿易區開展業務。
創造環境讓信托公司回歸到自己的原始的目標上去,提供真正的信托產品,而非是去發揮金融中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