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號文中倡導的通過設立子公司的方式布局直投業務,能否成為信托當下轉型中的一條可行路徑,正在由市場給出答案和回應。
除了已有多家公司正在密集籌建旗下PE子公司,一些先行者也開始進一步在此領域加大角力。
日前,記者獨家獲悉,[香港公司做賬報稅]繼今年6月中融信托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中融鼎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增至5億元后,不久前,中融信托又擲重金,中融鼎新注冊資本再度翻番,跳升至10億元。
據了解,中融鼎新為銀監會批準的的全國首批五家可以定向公募的PE機構之一,是為中融信托搭建的股權投資平臺,重點開展并購等直投業務。
事實上,中融鼎新早在2011年年底就已成立,但在市場上并未高調露面,目前也依舊在業務的嘗試與探路階段。
不過在中融信托此前推出的一些股權投資類產品中,已經顯現其身影。
如中融-佳誠房地產投資1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于2013年7月15日正式成立,規模超過4億元,項目交易結構為:中融信托發起設立信托計劃作為LP,佳誠基金和中融鼎新成立有限公司擔任GP,以股權方式投資于佳兆業旗下杭州君匯上品地產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中融鼎新旗下還有兩家再投資公司,分別為中融康健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與中融瑞揚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其中,中融康健也是中融鼎新的名字為數不多的幾次公開亮相之一。2013年8月,中融鼎新聯手曾任昆吾九鼎投資醫藥基金負責人的禹勃,成立中融康健資本引發較高市場關注,公司注冊資本200萬元,禹勃個人持股51%,中融鼎新持股49%。
2013年年底,中融康健首期4億元股權投資基金募集完畢,此后又借路愛爾眼科和武漢健民兩家上市公司,發起并購基金,專注于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和公立醫療資產改制。
據了解,中融康健的運作,是中融信托涉足PE領域的一次新的嘗試,對于在醫藥投資領域頗具經驗的業界明星,中融通過股權分配等方式,對禹勃團隊承諾了充分自主的投資抉擇權。
而在融資方面,中融則充當核心LP,并在渠道上給予便利和支持。
此外,中融瑞揚為中融鼎新與上海瑞揚舟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共同成立,注冊資本2000萬元。
事實上,信托開展PE業務淵源已久,早在2008年,銀監會發布《信托公司私人股權投資信托業務操作指引》時,多家公司就開始嘗試涉水PE業務。
不過由于一直未能走出IPO退出方式受限等困局,多數信托公司積極性始終寥寥。
而隨著行業轉型需求日趨緊迫,加之99號文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真正的股權投資,支持符合條件的信托公司設立直接投資專業子公司,并鼓勵開展并購業務,則再次點燃了各家信托的熱情,多家公司完成或開始啟動設立PE子公司來運作相關業務。
據不完全統計,除中融信托外,目前平安信托、興業信托、上海信托、中誠信托子公司業已成立,而通過子公司開展PE業務,有利于培養和提高信托公司開展此類業務時的主動管理能力,更可以較此前與投資公司合作的傳統模式節省部分成本,除此之外,比起信托公司自身參與PE業務,以子公司形式運作,則可獲得更多的稅收等優惠。
據了解,目前信托PE子公司主要可從兩個層面發展業務。
首先,[如何注冊香港公司]在信托公司發行信托產品開展PE類業務時,PE子公司將成為投資載體的發起機構,以及PE信托產品所投資有限合伙企業的直接管理者。
其次,目前信托公司自有資金直接投資實業仍然受限,但通過PE子公司能夠利用自有資本開展直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