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跡象表明,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孵化醞釀,中信信托在消費信托領域的項目布局即將啟動新一輪的密集落地周期。
隨著近日酒店居住類產品面世,[百慕大注冊公司]中信的消費信托類產品已拿下三單,而另據了解,覆蓋養老、家電、食品、旅游、度假在內的多款產品也已進入最后操作階段,多數都將不日面世落地在即。
原本,只是作為中信信托的戰略型項目“嘉麗澤國際健康島”中一個附屬性金融產品,消費信托如今卻也隨著“大數據理念”與“互聯網金融”的風行,而不斷發展出新的外延,覆蓋消費領域逐步擴大。
從一個摸石頭過河的“試水”項目,變成了一個系列化運作的成熟產品集合,由獨立的業務部門消費金融中心進行運作。
但與之產生反差的是,盡管此概念推出后在行業內引發了極大關注,也有不少公司意欲嘗鮮,但目前為止落地成果寥寥。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此類產品具有很強的創新性與極大的想象空間,但就目前各公司的實際情況而言,依舊難以規;瘡椭仆茝V。
消費信托系列產品將面世
這款被稱為“一千零一夜”的產品,認購價格為每份1001元,其中包括298元的會籍費部分和703元的保證金部分。
其中,298元的會籍費部分用以對應獲取消費權益(四星級以上精品度假酒店1間夜住宿權),而保證金部分則將在到期時進行退還。
換言之,消費者以1001元認購這款信托產品,一年后可以收回703元,而一年內可以在指定四個旅游城市的星級酒店里享受一晚的住宿服務。
按照中信方面的定義,消費信托是通過認購信托產品,在有保障的前提下,獲取高性價比且優質的消費權益,與傳統的投融資概念集合資金信托完全不同,其目的不是資金增值,而是獲得消費權益。
如若將這種消費權益轉換成量化回報,按照中信信托方面以酒店居住市場價格折算,投資收益率=(住宿原折扣價-298元會籍費)/1001元,原折扣價以攜程網價格作為標準,昆明、西雙版納、麗江、三亞四地的酒店消費收益率分別為43%,44%,29%,24.5%。
除此之外,在銷售渠道選擇上,與以往兩單產品借道銀行和百度互聯網金融平臺不同,這次,中信選擇的合作方是前諾亞財富COO應松搭建的新媒體平臺優脈財富匯,本次產品的所有預約與認購均在這一移動互聯網財富管理服務與社交平臺上進行。
另據了解,盡管從去年11月首次提出消費信托概念至今,包括此番的酒店住宿項目,中信信托也僅公開推出了三款消費信托產品,但事實上,主打消費金融的“中信寶”系列如今已完成了多款消費信托產品的設計架構,覆蓋養老、旅游、家電、酒店等多個領域,不日即將啟動發行。
業務模式難以規;茝V
提出消費信托概念并全面負責中信信托這類產品運作的是公司副總經理李峰。
其運作的根本原理在于打通產業鏈的前段融資需求和后端消費需求。從消費端而言,相當于打造了一張具有消費功能的“虛擬另類信用卡”。
而從產業端而言,即為構建了一個金融化的銷售渠道,在這一過程中,預付購買消費權益產生的沉淀資金也能夠被進一步合理利用。
除此之外,聯動其他針對產業方的投融資項目,進一步促進形成產業鏈金融的閉循環。
最值得一提的是,這類產品摒棄了公開發行信托計劃中常見的“集合資金信托”產品形式,取而代之“單一事務管理”信托,也正因為如此,可以不受限于集合資金信托對于“合格投資者”的嚴格要求,直接降低了信托產品的認購門檻。
去年11月,首單消費信托產品開始通過招商銀行渠道發行,交易結構與上述產品大致趨同:由中信信托設立信托計劃,期限5年;認購資金分為兩部分,首先為約63%的保證金部分,將于到期后原狀返還,其余則為購買消費權益部分,投資者可在信托計劃存續期間,擁有信托合同中安排的消費權益。
在這單項目中,消費者可享受的權益均孵化于中信嘉麗澤項目,消費權益包括云南嘉麗澤健康島度假公寓14天居住權及一張健康消費卡。
除此之外,認購消費信托還將獲得一項投資權益,即在購買產品后的三年內擁有原價優先購房權,此部分銷售房屋同樣來自嘉麗澤項目地產板塊。
而相對于首單類似“分時度假”金融化運作的消費信托產品,進入公眾視野的第二單消費信托模式則在原有基礎上顛覆更多。
第二單消費信托不僅參與到了電影產業領域,更是直接對接互聯網理財產品。
為了最大程度上克服制度性障礙,避免法律及合規瑕疵,這款產品背后蘊藏了一個非常精妙的交易結構設計:不但采取了嵌套式的多重信托結構,并使用了消費選擇權的方式,使這款以實現消費權益為出發點的產品也具備一定的資金收益功能。
在這次的項目中,消費權益涉足到了電影領域,包含多種套餐,如享受看電影優惠特權、與主演通電話、共進晚餐、領取道具和戲服、當群眾演員、獲得主演錄制的感謝視頻等。
事實上,除了上述幾款已面世項目,中信信托在消費金融領域的布局已在多領域潛行,大有開疆擴土之勢,至于運作此類業務的收益回報,中信信托高層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內部的盈利測算,這類業務的未來發展非?捎^。
就首單消費信托產品而言,[注冊汶萊公司]收益則分為兩部分,一是消費信托本身收取的信托報酬,二是集中采購優勢形成的“差價”空間。
但盡管每一次中信信托在消費金融領域的動作都賺足了眼球,也有部分公司曾表態出高度興趣,意欲參與其中,但一年以來,落地成果依舊罕見。
對于信托公司回歸本源業務、探索創新業務模式方面確實是一次突破性的嘗試,也確實抓住了一些商業機會,但現實因素影響,如果沒有公司自上而下的通力推動,消費信托模式很難在其他公司大規模復制,合規成本較高,而且需要很多配套項目聯動實現,短期盈利效果難言,估計不容易在大多數公司中普遍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