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四季度,房地產集合資金信托的發行、成立規模分別為485.8億元、355.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61.2%和64.8%。
業內人士透露,受房地產行業風險暴露的影響,監管部門、信托公司均已收緊房地產集合資金信托業務,而A股市場賺錢效應的顯現也吸引了一部分資金分流。
有信托公司高管預計,受此影響,[注冊香港公司條件]2015年部分信托公司的信托業務收入將出現斷崖式下降。
房地產信托規模同比降六成
數據顯示,2014年四季度,集合資金信托規模的發行規模為3239.6億元,同比下降8.8%;成立規模為2628.2億元,同比下降14%。
其中,房地產集合資金信托的發行、成立規模的下滑程度尤為矚目。
在2014年四季度,共發行485.8億元的房地產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查詢信托產品),而在2013年同期,這一數據為1253.4億元。
這意味著,四季度該類信托產品的發行規模同比下降61.2%。
同期,房地產集合資金信托的成立規模為355.6億元,與2013年四季度的1010.2億元相比,下降64.8%。
此前,中國信托業協會專家理事周小明表示,隨著今年二季度開始暴露的房地產行業風險,預計資金信托投向房地產領域或將更為謹慎。
信托業務收入料現斷崖式下跌
實際上,前述數據已經印證了周小明的判斷。據了解,目前信托資金流向房地產領域已經受到監管部門、信托公司以及市場等多重因素的制約。
一位不愿具名的信托公司高管對記者透露,目前監管部門對其公司開展房地產集合資金信托業務采取了“嚴防死守”的態度,要求單體超過5億以上的項目不予受理,商業地產項目不予受理,一二線城市以外的項目要求慎重。
該人士說:“盡管目前監管部門對信托公司采取一司一策的監管方式,但總體而言,對各家公司房地產信托業務的監管應該是大同小異的。”
另外,信托公司出于風險考慮,亦收緊了房地產集合資金信托業務。
一位房地產信托經理對記者透露,2014年其公司的幾個房地產集合項目暴露風險后,目前公司已暫停了新的房地產集合信托項目,要求只能做單一通道類地產業務。
此外,多位業內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隨著房地產集合信托收益降低,尤其是A股市場賺錢效應顯現,一些房地產信托資金開始流向A股市場,更加劇了這一類產品的發行困難。
實際上,[注冊香港公司好處]作為信托公司業務收入重要來源之一的房地產信托,其發行、成立規模大幅下降將對信托公司2015年的信托業務收入產生較大影響,而這已經引起一些信托公司的重視。
某信托公司高管對記者透露,近期其公司對2015年的信托業務進行了測算,發現業務收入將下滑四分之一,出現斷崖式下跌,而這可能是不少信托公司要面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