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微拍精品,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信托基金|財富傳承管理|家族辦公室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2014年信托市場回顧及2015年信托產品投資建議

一、2014年信托市場回顧
1、市場概述:增速放緩,兌付風波化險為夷
整體來看,2014年信托業繼續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信托業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達12.95萬億元,接近13萬億元。
但是,在經濟下行和競爭加劇的雙重挑戰下,信托業結束了自2008年以來的高速增長階段,信托資產增速持續放緩,個別月份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現象。
當然,適當的放緩腳步,主動或者被動的夯實基礎、謀求轉型,也更加有利于信托業長久健康的發展。
從固定收益類集合信托來看,[福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據統計,2014年,68家信托公司全員參與,共成立3704只固定收益類集合信托產品,納入統計的2599只產品的總規模為4374.93億元。產品成立數量較2013年增加了11.74%;成立規模較2013年下降了8.75%
信托業經歷了數年的高增長之后,伴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增速放緩,也進入了信托業的增速放緩期。
從產品兌付情況來看,雖然市場唱衰信托聲不止,市面上也確實出現了一些兌付風波,但最終通過各種措施均得到了有效化解,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據統計,2014年,在清算兌付的披露收益率的1892只產品中,平均為投資者實現的年化收益率為8.65%;新成立的披露預期收益率的1473只產品中,總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8.73%
2、監管動態:政策升級,行業機制逐步完善
監管制度是信托業賴以生存的土壤。從信托業曲折的發展歷史來看,每一次的整頓升級,都意味著對信托制度與信托本源更透徹的理解,也都少不了監管政策的保駕護航。
2014年初,國辦發107號文明確了信托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功能定位,提出“推動信托公司業務模式轉型,回歸信托主業、運用凈資本管理約束信托公司信貸類業務、信托公司不得開展非標準化理財資金池等具有影子銀行特征的業務、建立完善信托產品登記信息系統、探索信托受益權流轉”等指導意見。
4月,號稱最嚴監管的“99號文”則主要從風險管控、業務轉型、監管機制等三個層面來規范信托公司的發展,著重提出了建立流動性支持和資本補充機制、清理非標準化資金池產品等切實有效的管控手段,要求充分貫徹“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信托文化。
除監管政策升級外,信托業也在逐步完善行業機制。
2013年信托業年會上,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提出了完善信托業內部治理體系的“八大機制”。他分別從“公司治理機制、產品登記機制、分類經營機制、資本約束機制、社會責任機制、恢復與處置機制、行業穩定機制、監管評價機制”等八個層面深度分析了信托公司治理能力的建設問題。
現如今一年過去,各項機制已基本落地,并在穩步推進中。
其中,信托公司評級結果將作為衡量信托公司風險程度、監管規劃和合理配置監管資源、采取監管措施和行動的主要依據。
信托業保障基金主要是建立市場化風險處置機制,保護信托當事人合法權益,有效防范信托業風險;信托登記制度則能使信托產品更加規范,實現信息的公開透明,為下一步實現信托產品受益權的轉讓以及質押融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助于提高信托產品的流動性、盤活存量資產。
二、2015年信托市場展望:穩步發展
回首2014,信托在質疑聲中前行。展望2015,信托仍將穩步發展。
首先,宏觀經濟形勢構成了信托業的生態環境。2015年中國經濟將體現更多“新常態”特征:增長速度略有放緩,但就業情況和物價走勢保持基本穩定,經濟結構繼續改善,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有所增強。
在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典型特征。由于過度投資而導致產能過剩的傳統產業的規范重組將一步步推進,代表著未來生產力的戰略新興產業的投資力度也會逐步加大。
而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由于天生具有的“全牌照”優勢,信托公司也有了天然的制度優勢。
其次,國民財富持續增長、高凈值人群大幅增加為信托投資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4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20.86萬億元,同比增長12.3%
另一方面,興業銀行與胡潤研究院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稱,截至2013年末,全國個人資產600萬元以上的高凈值人群數量達到290萬人。
從資產配置來看,固定收益類產品永遠是投資者資產配置中必不可缺的一環,而信托恰是其中的佼佼者。
再者,從信托本身看,八大機制夯實了信托的發展土壤,增資擴股增強了信托公司的資本實力。
2014年是信托業自我革新的一年,在原來一法三規的基礎上,信托業通過八大機制的建立,逐步完善信托業治理體系和現代治理能力的建設。
同時,2014年也是增資擴股的一年,全年有24家機構增資和變更股權,其中有16家凈增加資本290億元。
2015年,在八項機制打造的信托業長效發展機制的基礎上,在充足資本實力的支持下,在為人類財富實現代際傳承的過程中,信托業將適應新常態,抓住新機遇,實現新發展。
三、2015年信托產品投資建議
1、房地產信托:問題不可忽視,發展潛力仍在
2014年,房地產信托并沒有如市場恐慌的爆發系統性風險,但單個產品風險的陸續暴露,也降低了投資者的熱情。
盡管,問題房地產信托產品最后都以延期、信托公司兜底、第三方接盤等方式沒有違約,但市場和監管層均已意識到:當前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已經存較大泡沫,部分開發商也因過度開發而面臨資金周轉困難,以及房地產信托近幾年的快速擴張已經積累了較大的風險等問題。
因此,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進一步加深,銀監會對房地產信托的監管和指導趨嚴,以及信托行業自身也開始嚴控項目篩選,2014年房地產信托的擴張受到了較大的限制。
根據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新增4030.94億元房地產信托,較去年同期(4750.97億元)下降了15.16%
其實,在整個信托資產規模中,房地產在所有領域中占比最小,僅10.03%,整體風險并不大。
再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2014年下半年,房地產限購、限貸相繼取消,樓市松綁邁入新階段。
且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城鎮化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和今后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未來持續增長的剛需人群將進一步推動房地產的發展。
此外,我國本屆政府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思路是建立在長效機制上的,這一系列長期制度建設將會有效抑制投機性需求,促進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重要輸血通道,房地產信托未來依然有無限前景。
但是,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信托所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可忽視。除信托機構對發行房地產信托更嚴苛外,建議投資者在篩選房地產信托產品時也必須持更加審慎的態度。
按用資階段分
前期拿地:指開發商處于土地獲取階段的融資需求,此時項目尚不符合銀行及信托貸款要求,一般會通過股權投資類信托來實現融資。
這類項目要重點關注土地款的繳納中信托融資與自有資金的配比比例、項目規劃以及各種證照的獲取時間點等要素。
建筑施工:處于建筑施工階段的房產項目融資途徑較多,融資方式也相對靈活。此類房產項目已進入正軌,要更加關注房地產規劃的執行情況以及預售情況。
資金缺口、銷售定價、市場定位、周邊配套、去化率、銷轉投比例等因素會影響還款來源。
裝修經營:一般指成熟的房產項目的升級改造或者經營所需資金,常見于商業地產項目,還款來源多為商業物業的租金。此類項目基于已經建成且成功經營的房產基礎上,其主要考察點為項目本身的經營情況,比如入住率或出租率、租賃合同期限、期限內經營回款等。
按房產種類分
住宅:是指專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別墅、公寓等。
此類項目要優選人口凈流入、房產庫存較低的城市,其次看其市場定位,一般剛需型房產(小戶型)優于改善型住房(大戶型)優于高端住宅(洋房、別墅等),再看項目周邊配套的完善度以及交通的便利性等。
商業地產:包括集中商業、寫字樓等。
對集中商業來說,主要考察后期是租是售、是整是零,能否形成區域規模效應、當地經濟水平如何、人流量大小等因素。對寫字樓來說,則主要看其招商入住率。
旅游地產:旅游地產指依托于旅游資源,集旅游、度假、居住為一體的房產項目。其顯著特點即旅游與傳統地產的結合,因此此類項目要更加注重區域位置與品位,首當其沖的就是當地的氣候與人文環境。
特殊公用:除上述類別外,還有些特殊公用的項目,如醫院、學校、展覽館等,以及屬于特殊住宅的安置房等,因有國家、政府等信用支持,不涉及到后期市場銷售問題,這類房地產信托的風險相對較小。
2、政信信托:收尾產品且珍惜,新型產品可期待
基礎產業類信托,是2014年受政策影響最大的信托產品類別。
一是受到201310號文、463號文的影響的延續。
二是2013年底國家審計署公布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截至20136月底,全國政府性債務總計302749.70億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債務總額178908.66億元,地方債務過重。
為防止政府債務風險向信托業傳導,信托公司對政信合作的基礎產業類信托把控越加嚴格,發行規模有下行趨勢。
但實際上,在地方政府性債務中,信托業對政府主導的基礎產業配置余額占比13%,直接政信合作占比僅為4.5%
整體來看,政信合作類信托問題不大。政信信托參與實體基本為地方國企或融資平臺,以及用資項目多為國家和政府支持、有穩定現金流的基礎設施建設,且暗含政府信用,是所有信托投資產品類別中安全系數最高的。
20149月底,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43號文)對政信合作的基礎產業類信托又是一記重創,其中“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的規定將當前信托公司圍繞融資平臺公司發行信托的業務模式徹底堵住,預計政信類信托將會成為歷史。
當然,像政信類信托這樣的優質投資品種,未來依然存在投資機會。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城市基礎設施需求巨大,政府融資需求還在。
據麥肯錫測算,到2020年新型城鎮化的資金需求將超過30萬億,一半由政府解決,一半缺口將引入社會資本,這依然是政府和信托合作的機會,只不過未來合作方式或在PPP模式下探尋。
因此,筆者建議投資者珍惜2015年還在發行的政信合作類信托產品。但地方政府債務過重,財政收入結構不合理,對土地財政依賴度較高等都是不可忽略的問題,建議投資者在篩選政信類信托時應從以下四方面考查:
區域情況
選擇基礎產業信托,選擇好的區域的項目就等于在很大程度上規避掉了較大的風險。
判斷一個地區的情況是否良好,除了經濟水平、收入水平、財政情況外,還應該看這個地區的市場成熟度、地理位置、發展前景等等。
但這些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判斷起來要困難一些。因此建議投資者,優選經濟發達區域,如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再選經濟水平較強的一二線城市、百強縣等。
當然,三四線城市、非百強縣也不乏優質、可靠的項目,但需要專業的研究機構嚴格篩選,把控風險。
政府財政
作為政信信托的主要擔保方和還款方,當地政府的財政情況非常重要。各地方政府情況可通過各地方政府、財政局、統計局官網查詢。
判斷地方政府實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1)行政級別。總體來看,在其他條件大致相同的情況下,行政級別越高,償債能力越強、風險越小;另外同等條件下東部城市總體要比中西部城市實力更強。
 (2)經濟實力。主要可以從GDP 規模、增速、人均值、支柱產業的健康程度等方面評價。一般來看,GDP總量最好能達到并超過400個億;此外支柱產業是不是單一以及產業的健康程度也很重要。
(3)財政收支。主要從地方財政收入與支出情況評價,重點關注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可支配收入及收支平衡情況。一般來看,地方一般預算收入最好能達到并超過 40億元。
 (4)負債規模和渠道。主要考察地方負債規模、負債率、償債率等指標是否處于合理區間,以及償債高峰期的峰值和出現時點。
融資主體
融資主體是基礎產業信托最重要的參與方,也是主要還款主體,其背景、資質、實力、市場關系、發展情況等都需要重點關注。
概括來看,判斷融資主體主要從正面、側面兩個角度。
從正面來看,主要是看融資方的背景、項目信息、企業財務信息、是否發債主體等。
主要考察融資方在期限內是否有比較穩定的現金流、總資產、凈資產、資產負債率、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等指標。
這其中要重點關注融資方是不是存在大肆土地注資行為,虛高評估價格,虛增所有者權益,拉低平臺的資產負債率。如果融資方是在公開市場發行過較大規模債券的企業,相對來說,其資質較好,再融資能力強,而且違約成本比較高,風險較低。
從側面來看,主要考察融資方銀行信貸狀況、信托業務狀況、小型私募融資狀況等。如果出現銀行停止信貸,現存信托業務規模過大、主流信托公司停發新產品,存在通過小型私募機構利用有限合伙等模式進行融資等情形,則說明融資方整體負債飽和,后續融資能力較弱,應當引起足夠警惕。
增信措施
政信信托附帶的增信措施(也叫風控措施)主要包括應收賬款質押、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以及第三方連帶責任擔保等。
 (1)應收賬款質押。被質押的應收賬款一般為融資方承接政府項目所產生的政府欠款,目前的政信合作信托產品多為這種。而債務人非政府的,也多為資質優良的企業。
從債務人的還款意愿和能力來講,保障力度較大。政府是債務人的,應充分考察當地政府的財政狀況以及該款項是否納入當年的財政預算;企業是債務人的,應充分考察債務企業的資產運營、盈利、償債及發展等能力,著重關注可能影響償債能力的因素。
 (2)土地抵押。由于基礎產業信托融資主體多為當地政府下屬國企,因此土地儲備較為豐富,用土地使用權作為抵押是基礎產業信托常見的風控措施。
土地使用權抵押率一般設置在50%以下,即信托計劃募集總規模占抵押物估值的比例最好低于50%,且越低越好。
除此之外,還要重點關注土地評估風險以及融資人無法還款時抵押土地的變現風險,即要考慮到土地所在區域經濟、環境、發展前景等方面。
(3)保證擔保。必須要求實質性擔保,即擔保公司的綜合實力要足以覆蓋項目風險。基礎產業信托的擔保方與融資方類似,多為政府下屬國企,及與融資方系關聯公司等。
因此跟考察融資方一樣,也要綜合考量擔保方實力背景、業務狀況、財務狀況、信用記錄、是否發債主體及信用評級等級等因素。
3、工商企業信托:助力實體經濟,符合政策導向
2014年,工商企業類信托依然是所有資金信托的第一大配置領域,但在所有信托類別中的占比較2013年下降趨勢明顯。
根據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截止20143季度末,工商企業類信托規模為3.15萬億元,首次出現了負增長,而占比為25.82%,較2013年末下降了2.32個百分點,較20142季度末下降了1.54個百分點。
工商企業信托的資金用途通常為補充企業的流動資金需求,其發行規模與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密切相關。
近兩年,我國經濟不景氣,企業融資需求萎縮,加上信托業自身對工商企業的資金運用開始偏向謹慎,因此2014年工商企業類信托的發行有下行趨勢。
再加上工商企業多為提供產品(商品)流通服務的商業、貿易企業,相較于房地產企業、城投公司,難以承受較高的融資成本,工商企業類信托的收益較其他類信托缺乏競爭力。
但是,隨著新一屆政府的上臺,國家處在經濟轉型階段,產業結構調整,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尤其是信托,作為擁有“金融全牌照”的工具,通過靈活的投資方式,整合多種金融工具,大大助力了工商企業發展,尤其是融資更為困難的中小企業。
因此,工商企業類信托在未來將大有可為,2015年,建議投資者根據政策導向配置工商企業類信托。
關于如何選擇工商企業信托,[香港公司審計]建議投資者參考以下三方面:
經濟周期及產業政策
由于工商企業多為商貿類企業,因此市場經濟周期和企業所在行業的產業政策對判斷工商企業信托很重要。
經濟周期一般分為衰退、谷底、擴張和頂峰四個階段。擴張和頂峰階段市場需求旺盛,商品暢銷,企業處于較為寬松有利的外部環境中,因此投資者可以側重選擇信托資金投向處于擴張和頂峰階段企業的工商企業。
而產業政策反映了一定階段政府的經濟和社會目標,國家對某產業的政策導向直接決定了該產業的發展方向,因此在選擇工商企業信托時,需要了解融資主體或項目的產業政策背景,是否有利企業所在行業發展。
融資主體
判斷工商企業的融資主體跟判斷其他類型融資主體的實力一樣,從正面、側面兩個角度來看。
從正面來看,主要是看融資方資本實力、歷史沿革、業務經營能力、所投項目信息、企業財務信息(包括運營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等。主要考察融資方在期限內是否有比較穩定的現金流、總資產、凈資產、資產負債率、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等指標。
從側面來看,主要考察融資方銀行信貸狀況、信托業務狀況、民間借貸狀況、小型私募融資狀況等。
如果出現銀行停止信貸,現存負債規模過大、主流信托公司停發新產品,存在民間借貸,通過小型私募機構利用有限合伙等模式進行融資等情形,則說明融資方整體負債飽和,后續融資能力較弱,應當引起足夠警惕。
但判斷工商企業類信托融資主體與其他類信托有一點區別需要特別注意,就是要看融資工商企業在所在行業中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實力等情況,市場地位處在龍頭、核心地位的工商企業,競爭能力強,綜合實力也就越強。
增信措施
工商企業類信托產品會設計土地使用權或房產抵押、融資方股權質押、存貨抵質押、第三方擔保等增信措施。
但因工商企業不像地產公司那樣擁有很多的房產,也不像城投公司那樣擁有充足的土地,因此,工商企業通常用廠房、設備、存貨等提供抵質押。要注意的是,因存貨是動態質押,以及每種存貨有其特殊性,應特別關注存貨的變現能力、價格波動、是否易儲存等問題。
如果有擔保方,則必須要求實質性擔保,即擔保公司的綜合實力要足以覆蓋項目風險,擔保方綜合實力判斷方法參考融資主體實力判斷方法。
4、證券投資信托:新熱點,陽光私募類更適宜
2014年,規模增速最大的可能要屬證券投資類信托。自今年下半年開始,受資本市場回暖影響,此前一直不溫不火的證券投資類信托成為今年各類信托中的黑馬。
根據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3季度末投向股票市場的證券投資類信托規模較2季度末增加了894.56億元,而房地產類信托僅增加36.86億元,基礎產業類信托更是減少了623.16億元。
在房地產信托、基礎產業信托受到市場和政策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在這個信托業轉型的當口,證券投資類信托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是順水推舟的結果,且隨著市場對資本市場的看多預期,預計證券投資類信托還將繼續發力。
證券投類信托主要包括借道信托的陽光私募基金產品和信托公司自主證券類產品,其中,占據主導是陽光私募基金產品。
相較于術業有專攻的陽光私募機構,信托公司自主發行證券類產品還有待積淀和考察;而陽光私募資產管理人大多經歷了中國股市20多年牛熊轉換的實戰考驗,證券投資經驗豐富。
2015年,建議投資者可適當配置陽光私募類產品。
在選擇陽光私募類產品時,建議投資者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了解自身需求。投資者可以在投資顧問的幫助下,理清投資目標、投資周期、期望收益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等;
 (2)了解私募基金。掌握基金的業績歸因及投資風格;熟悉基金經理的過往投資經歷,私募基金的投資理念、投資策略及風險控制措施;了解公司基本面情況,如投研團隊、股權結構、公司治理情況、管理規模等。
 (3)構建投資組合。根據自身投資需求,結合市場情況,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私募基金,構建投資組合。并在未來根據投資需求的改變、市場波動及私募基金本身的變動,動態調整投資組合。
5、創新型信托:腦洞大開,保持謹慎
2014年,除了傳統信托產品有所變革,創新型信托業帶來了一場信托產品的歷史性革命。
過去幾年,市場出現的藝術品、鉆石、紅酒,甚至豬肉等另類創新信托,或因產品不夠成熟未能形成規模化,或因投資標的不確定性較大,投資者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從此一蹶不振,信托創新之路似乎不那么順暢。
但是,近兩年,又陸續出現了土地流轉、家族信托等頗具發展潛力的創新型信托。盡管目前,這兩類信托尚處在初步摸索階段,但產品確定性較大,可長期、規模化發展的可能性較大,讓我們看到了創新型信托的希望。2014年,信托業又再接再厲,研發出了保險金信托、消費信托等思維更加發散,結構更加大膽的創新型信托。
其中,首款互聯網消費權益信托“百發有戲”更是集合了中信信托、百度[微博]金融、中影股份及德恒律所等多領域翹楚之力聯合打造的,這種多跨界嘗試、合作也讓信托機構腦洞大開,給他們未來的創新之路打開了新的方向。
這些創新型信托的衍生,一方面反映了信托業積極探索業務轉型,對各領域各方面進行的有益嘗試,另一方面也是特定經濟環境下被動與主動的產物。
盡管這些創新型信托目前尚不成規模,但卻是在不斷探索土壤,抑或成為未來的趨勢和主流產品。不過當前,對于創新型信托的投資,建議投資者要持謹慎、觀望的態度。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