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的辛苦努力,超過70%的信托公司在銀行間市場交出了去年的成績單。
日前,49家信托公司披露了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數據。2014年,49家信托公司的凈利潤總額為429.89億元,同比增長12.6%。
重慶信托、天津信托、[南京瑞豐注冊香港公司]華能信托、華信信托的業績表現較為突出,其凈利潤增幅都超過了40%。其中,重慶信托的凈利潤同比增幅高達88.10%。
業內人士分析,因是未經審計數據,與最終披露的年報相比可能還有較大差別。
僅從銀行間市場披露的情況來看,單就凈利潤而言,中信信托與中融信托都保持了2013年的“狀元”和“榜眼”地位。
2014年中信信托的凈利潤為30.17億元,中融信托的凈利潤為24.33億元。重慶信托則以24.02億元的凈利潤一舉奪得“探花”稱號。
值得注意的是,49家公司凈利潤增速超過了總收入的增速。
對此,分析認為,成本費用率下降是凈利潤增長速度超過總收入增長速度的重要原因。
而成本費用率下降主要得益于兩個方面,一是信托公司在經歷了六七年的快速發展之后,逐步完成了從重規模向重質量的轉型。
在這一時期,信托公司對成本進行了較好的控制,使成本費用增長一直保持了相對較低的水平。
二是隨著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信托公司開始對業務拓展持謹慎態度,從而降低了業務拓展對支出的大量損耗。
上述兩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促使信托公司成本費用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進而導致凈利潤增速高于總收入增速。
此前,安信信托也公布了2014年度的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4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260%左右。
凈資產收益率是信托公司盈利能力的一種體現。
公布數據的49家信托公司中,凈資產收益率排名第一的是方正東亞信托,為33.89%。2013年,方正東亞的該項數據排名第二,但實際數據卻高于2014年,為38.25%。
值得注意的是,在49家公布凈資產收益率的信托公司中,排名前十的鮮見大信托公司身影。
除方正東亞之外,名列前十的還有大業信托、中原信托、四川信托、天津信托、中融信托、長安信托、中海信托、華信信托、湖南信托。
綜合來看,2014年49家信托公司當中,有24家信托公司凈資產收益率超過了行業平均值,占比達48.9%,2013年全行業有31家信托公司凈資產收益率超過了行業平均值,占比45.6%。
具體到信托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上升較多的有重慶信托和天津信托,比2013年分別上升了7.2%和6.0%。
不過,2014年,49家信托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平均值為17.4%,與2013年相比,下降3.04%。
信托行業凈資產收益率出現小幅下降,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凈資本監管制度的出臺限制了信托公司的杠桿水平;二是凈資本擴張稀釋了凈資產收益率。
2014年,49家信托公司凈資產總額為2668.62億元,同比增長23.8%,其中中信信托、廈門信托、中泰信托、蘇州信托、方正信托等凈資產增速均在40%以上,這對信托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的實現產生了一定影響。
此外,從資金機會成本來看,如果信托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低于最低機會成本,那么信托公司就會出現獲利能力不足的情況。
以2014年通貨膨脹率及2014年一年期的貸款基準利率為標準,資本利潤率的最低機會成本為8%左右。
根據這一最低機會成本,[天津瑞豐注冊香港公司]從49家信托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的數據來看,約有88%的信托公司是高于這個最低標準的。
因此,雖然2014年凈資產收益率的行業平均值低于2013年,但仍有17.4%的水平,這充分說明了信托公司在泛資管時代的實力仍然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