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微拍精品,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信托基金|財富傳承管理|家族辦公室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盤點2014年信托業十大關鍵詞:“假信托”事件

2014年是轉型之年,也是變革之年。
在這一年中,信托業管理資產規模再創新高、衍生產品不斷創新,但同時也遭遇了兌付風波、反腐風暴、高管變動等一系列行業險情。隨著經濟高速增長周期結束,以及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托行業將呈現怎樣的走勢尚待探索,以下是信托行業2014年的十大關鍵詞。
13萬億元
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巴拿馬注冊公司]信托業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再創新高,余額達到12.95萬億元。
2014年三季度末規模較2013年年末的10.91萬億元增長18.70%,較2014年二季度末的12.48萬億元環比增長3.77%,但環比增速較2014年二季度回落2.63個百分點,延續了自2013年一季度開始的持續回落態勢,且回落幅度明顯增大。
此外,數據顯示,2014年四季度信托成立規模為2236.66億元,較2013年同期的2968.07億元減少了24.64%,為6年來首次下降。
2013年以來,在經濟下行、范資管競爭加劇,以及前5年高速增長積累的風險逐漸暴露的多重沖擊下,信托業結束了自2008年以來的高速增長階段,步入轉型發展期。
轉型發展期信托業將依然面臨個體風險增加、業務結構調整、經營效益下滑、資產規模增速放緩等諸多挑戰。
但隨著調整、轉型逐步趨于穩定,信托業將能夠健康、長遠地發展下去。
兌付風波
剛邁入2014年,國內信托業就迎來了史上最大的兌付危機——規模高達30億元的“中誠?誠至金開1號信托”出現險情。
半年后,規模為13億元的誠至金開2號到期,由于融資方資金鏈出現問題,項目延期兌付。
最終,1號以第三方接盤的方式收場,實現了剛性兌付;2號目前的重組過程仍在推進,投資者尚未收到本金及收益。
2014年以來,隨著到期的信托資產規模不斷增加,再加上礦產行業的持續下行以及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兌付風險事件頻出,一時間打破剛兌之聲不絕于耳。
其實,一方面,目前的風險產品僅為個案,相對于行業的整體規模來看其占比較小。
另一方面,為長久計,打破剛兌、放開管制、讓市場這只大手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這或許更能促進信托的平穩健康發展。
反腐風暴
除兌付風波外,反腐也是2014年信托業的大事件。
2014414,甘肅省人民檢察院官方微博“甘肅檢察”發布消息稱,經甘肅省檢察院交辦,蘭州市城關區檢察院以涉嫌貪污罪、受賄罪,對甘肅省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深圳財富管理中心經理陳德萍、北京財富管理中心經理周剛、上海財富管理中心經理楊栓軍、蘭州財富管理中心經理吳窮等17人立案偵查。
此后不久,四川信托剛離任的總裁陳軍也因涉嫌在項目運作過程中收受賄賂而遭調查。
由此,一場金融反腐風暴已悄然啟動,開始將近幾年信托行業高速發展過程中由從業人員道德風險引發的諸多隱蔽問題掀開冰山一角。不斷曝出的高管遭調查的案件,反映了信托業在近幾年的高速發展中,所積蓄的管理和運營問題。
這對轉型期的信托無疑是一記重棒,但大力反腐對信托業未來的健康發展百利無一害。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高管變動
據統計,2014年以來,共有16家信托公司高管換帥。而20122013年,也有19家信托公司高管發生變動。
信托公司高管的頻繁變動,伴隨著信托業轉型、問題產品爆發、大力反腐等問題同步發生,引起了市場的擔憂,這變動是否預示著信托行業走向低靡,高管們都想另謀高就?信托公司高管變動原因大致可歸為幾類:
第一,自然換屆、內部調動是高管變動的主要因素,占所有高管變動的一半左右;第二,由于退休、死亡、身體原因變動,占比較低;第三,接受調查、撤職,這種情況僅為個例;第四,跳槽、挖角,此類多被市場解讀為高管頻繁變動的主要原因,但實際比例極低,為行業自然人員流動現象。
“假”信托
在信托業換帥風波未平之時,“假信托”事件又起,其中既包含“假的”信托,也包含“假的”信托公司。
20143月,突然出現一家網站,把原來起點高達100萬的信托起購份額打散成1萬份,每份金額只需100元,卻依然可以享受到信托約10%的高收益。無獨有偶,此后又有一家名為“多盈金融”的網站推出“信托合買通”,投資起點為1萬元,由領投的會員發起合買,進行湊份子理財。
信托行業的迅猛發展,不僅催生了所謂的“信托創新”,也催生了一批偽信托公司。2014年,市場上還出現了一些名為“xx信托”的公司,他們沒有信托牌照,卻堂而皇之開展業務,甚至吸收投資者資金。
經調查,這種無證經營的“信托公司”在深圳多達33家,此后,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責令改正通知書。
其實,無論是諸如“信托100”的偽信托還是偽信托公司,均是近幾年信托高速發展的副產物,一方面顯示出信托業的繁榮,各路人馬都想分一杯羹,一方面也暴露了信托相關的法規及監管方面的一些漏洞亟待填補。
監管升級
信托業相關的法規及監管方面有所缺失,但信托業內的監管卻越加嚴格,不斷升級。
2014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107號文——《關于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明確了信托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功能定位,提出“推動信托公司業務模式轉型,回歸信托主業、運用凈資本管理約束信托公司信貸類業務、信托公司不得開展非標準化理財資金池等具有影子銀行特征的業務、建立完善信托產品登記信息系統、探索信托受益權流轉”等指導意見。
20144月,銀監會出臺“99號文”——《關于信托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文件主要從風險管控、業務轉型、監管機制等三個層面來規范信托公司的發展,著重提出了建立流動性支持和資本補充機制、清理非標準化資金池產品等切實有效的管控手段,要求充分貫徹“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信托文化。
20148月,監管層下發了《2014年信托公司評級指引》。這是2010年以來,銀監會對于信托公司分級監管辦法的首次調整,標準由原來的定性向定量轉化,對信托公司的評價重點放在自主管理能力和風控能力兩個方面。新規將信托公司分為16級,每個級別分別設ABC三檔。
評級結果將作為衡量信托公司風險程度、監管規劃和合理配置監管資源、采取監管措施和行動的主要依據。
完善行業機制
除監管政策升級外,信托業自身也在逐步完善行業機制。20149月,監管層下發《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設立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
保障基金主要通過公司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來募集、管理和運作;基金的來源重點是信托公司按照表內外資產余額認購份額以及文件規定的另外四種途徑;其主要用途為信托公司的機構重組和短期流動性救助。
據悉,目前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實際資本金共計120億元,由14家信托公司共同出資。
20149月,上海自貿區管委會正式下發《信托登記試行辦法》。目前銀監會已經批準全國信托登記中心落戶上海自貿區,將由原來的上海信托登記中心“升級”而成。
信托登記中心的設立,能使信托產品更加規范,實現信息的公開透明,為下一步實現信托產品受益權的轉讓以及質押融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助于提高信托產品的流動性、盤活存量資產。
增資擴股
據統計,2014年以來,已有8家信托公司增資,新增資本達到181.83億元,其中,增資幅度最大的為中信信托,增資88億元,注冊資本由12億元變更為100億元,高居所有信托公司之首。另有4家信托公司已公布增資意向。
20112013年,已有超過30家信托公司增資,增資額在250億元左右。
近年來信托公司頻繁增資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2010年銀監會出臺《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信托公司發行的信托資產規模需要相應的凈資本來覆蓋其中的風險資本;第二,通過增資來提前布局防御未來的風險;第三,增資還進一步體現了信托公司及股東實力,以及其看好信托業發展的預期。
此外,各信托公司除增資目的不同外,增資方式也體現出了多樣化。據統計,信托公司增資的方式主要包括:股東出資、引入新股東注資(戰略投資者)、未分配利潤(還有盈余公積、資本公積)轉增資本等。
上市公司還可以通過向原股東配售股份、公開募集股份、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可轉債等方式增資,但這些方式也都可以分別歸入到原股東出資、引入新股東等大范疇之中。
傳統產品變革
注冊資本的增加,改變了信托公司之間的地位格局,而轉型之年,傳統信托產品的變革也改變了信托公司未來發展的業務格局。
2014年,房地產信托并沒有如市場所恐慌的那樣爆發系統性風險,但單個產品風險的陸續暴露,降低了投資者的熱情。
盡管問題房地產信托產品最后都以延期、信托公司兜底、第三方接盤等方式沒有違約,但市場和監管層均已意識到:當前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已經存較大泡沫,部分開發商也因過度開發而面臨資金周轉困難,以及房地產信托近幾年的快速擴張已經積累了較大的風險等問題。
因此,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進一步加深,銀監會對房地產信托的監管和指導趨嚴,以及信托行業自身也開始嚴控項目篩選,2014年房地產信托的擴張受到了較大的限制。
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新增4030.94億元房地產信托,較2013年同期下降了15.16%。其實,在整個信托資產規模中,房地產在所有領域中占比最小,僅10.03%,整體風險并不大。
從發展趨勢看,2014年下半年,房地產限購、限貸相繼取消,樓市松綁邁入新階段;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城鎮化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和今后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未來持續增長的剛需人群將進一步推動房地產的發展。
此外,我國本屆政府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思路是建立在長效機制上的,這一系列長期制度建設將會有效抑制投機性需求,促進房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重要輸血通道,房地產信托未來依然有無限前景。
基礎產業類信托是2014年受政策影響最大的信托產品類別,數據顯示,基礎產業類信托在所有信托類別中的占比已由2013年年末的25.25%下降到2014年三季度末的21.8%
一是受到201310號文、463號文的影響的延續。二是2013年年底國家審計署公布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截至20136月底,全國政府性債務總計302749.70億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債務總額178908.66億元,地方債務過重。
為防止政府債務風險向信托業傳導,信托公司對政信合作的基礎產業類信托把控越加嚴格,發行規模有下行趨勢。但實際上,在地方政府性債務中,信托業對政府主導的基礎產業配置余額占比13%,直接政信合作占比僅為4.5%
20149月底,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43號文)對政信合作的基礎產業類信托又是一記重創,其中“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的規定將當前信托公司圍繞融資平臺公司發行信托的業務模式徹底堵住,預計基礎產業類信托將會有一定降幅。但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需求巨大,政府融資需求還在。
據麥肯錫測算,[注冊香港公司]2020年新型城鎮化的資金需求將超過30萬億元,一半由政府解決,一半缺口將引入社會資本,這依然是政府和信托合作的機會,只不過未來合作方式或在PPP模式下探尋(公共私營合作制)
2014年,增速最大的可能要屬證券投資類信托。自下半年開始,受資本市場回暖影響,證券投資類信托成為各類信托中的黑馬。
根據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三季度末投向股票市場的證券投資類信托規模較二季度末增加了894.56億元,而房地產類信托僅增加36.86億元,基礎產業類信托更是減少了623.16億元。
在房地產信托、基礎產業信托受到市場和政策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在這個信托業轉型的當口,證券投資類信托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是水到渠成的結果,且隨著市場對資本市場的看多預期,預計證券投資類信托還將繼續發力。
創新衍生產品
傳統信托產品變革的力量,帶來了一場信托產品的歷史性創新革命,2014年,信托業的創新還在繼續。信托的本質充滿著想象力,其應用范圍可以和人類的想象力相媲美,因此,信托產品的創新可謂層出不窮。
過去有紅極一時的藝術品、鉆石、紅酒信托,之后有頗具發展前景的土地流轉、家族、保險金信托,如今更有全國首單互聯網消費信托。
這些創新型信托的衍生,一方面反映了信托業積極探索業務轉型,對各領域各方面進行的有益嘗試,另一方面也是特定經濟環境下被動與主動的產物。
盡管這些創新型信托目前尚不成規模,但卻是在不斷探索土壤,抑或成為未來的趨勢和主流產品。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