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信托全資子公司中信聚信(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投資設立的云南聚信海榮股權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獲得中國人民銀行及云南省金融辦批準,從事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海外貸款業務。
當前,整個信托業面臨轉型、調整,而大部分信托公司初步轉型都傾向于在當前市場上、在周邊業務上尋求業務點。
人民幣國際化是大勢所趨,而國內投資者的海外投資需求日漸增強,所以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信托公司走出去。
不僅是信托公司,全球資產配置能力是未來我國資產管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整個資管行業都會進一步向全球資產配置靠攏。
中信信托此次獲得跨境人民幣投貸業務資格,這是繼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E(合格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后,信托公司獲得的又一跨境業務資格,標志著信托業在海外投資、全球資產配置方面邁進了一步。
但是這些跨境業務具體做什么,都有哪些特點?
QFII即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在經過證監會的審核之后,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在外管局允許的額度內將外匯換成人民幣進行境內投資。
我國在2002年底正式引入QFII制度。QFII的投資者主要為境外機構,QFII的引入有助于我國引入外資和對外開放程度的加強。
QDII即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是指在人民幣資本項下不可兌換、資本市場未開放條件下,在一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準,有控制地,允許境內機構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投資業務的一項制度安排。
QDII業務不算是信托公司的新業務,早在2007年4月,銀監會和外匯管理局就明確指出,信托公司可獲得QDII業務資格。但前些年信托傳統業務快速發展,讓QDII業務在信托領域不受重視。
隨著信托業的轉型,傳統業務受到限制和收縮,目前已有多家信托公司重拾QDII業務。
根據外管局數據統計,截至2015年1月31日,共有11家信托公司獲批QDII業務。
信托QDII業務,在資產配置方面更加全面,有助于國內投資者拓寬海外投資及全球資產配置渠道。
但信托QDII產品相較于銀行、基金的QDII產品,具有私募性質,投資者主要為高凈值客戶和機構投資者,投資門檻較高,為1000萬元(銀行理財為5萬元、基金為1000元)。
且投資范圍一般被限定為境外證券投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獲批的投資額度較小,11家獲批信托公司投資額度僅為70.5億美元,在所有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中占比不超過10%。
QDIE即合格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是2015年初剛在深圳前海進行試點的新型跨境業務,中誠信托子公司成為首批獲得試點的機構。
QDIE獲批試點的機構可投資于境外的投資主體及產品外匯額度;境外投資主體可面向境內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資金在獲批的產品外匯額度內換匯出境。
在投資額度上,QDIE對單個試點機構的投資額度不做特定限制,可根據擬發行的產品情況向外管局申請投資額度;且對境外投資的地域、品種、比例等沒有特定限制,投資范圍相較于QDII也擴大到境外非上市公司股權、債權、對沖基金以及不動產、實物資產等,有效解決了QDII投資范圍窄及額度低的問題。
QDIE的實行將進一步滿足國內投資者對海外投資品種多樣化的需求,進一步完善了信托公司全球資產配置標的。
跨境人民幣業務,是指我國與境外各經濟體之間以人民幣開展的或用人民幣結算的各類跨境業務。
近日,中信信托成為我國第一家可以從事人民幣跨境業務的信托公司,獲得了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海外貸款業務資格。
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是指境內機構經境外直接投資主管部門核準,使用人民幣資金通過設立、并購、參股等方式在境外設立或取得企業或項目全部或部分所有權、控制權或經營管理權等權益的行為。
比起QDII和QDIE,跨境人民幣投貸業務進一步拓寬了國內投資者的對外投資范圍和融資渠道。
當前,[廣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人民幣已成為我國國際收支中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幣、全球第五大常用支付貨幣,人民幣國際化是大勢所趨。
跨境人民業務有利于加強我國對外經濟和投資往來,促進我國金融業的開放和發展,促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