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率市場化程度較高、商業銀行賺“容易錢”的時代一去不返、業內競爭多元化的新環境下,有意申辦銀行的民營企業需要好好考慮兩個問題:籌建的銀行是否有經營特色,是否有管控高風險的能力。
在這次全國兩會上,[注冊新西蘭公司] 試營業中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上海華瑞銀行高管成為媒體追逐對象。
而天津金城銀行、溫州民商銀行也將于本月底開業。
有評論說,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推動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將不設限額,預告我國民營銀行的春天來了。
民營銀行的繁榮態勢可期,但筆者在此要提醒一句,隨著利率市場化、日益激烈的競爭和銀行經營方法的多元化,商業銀行賺“容易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而銀行并不是適合多元化的領域,市場化和競爭使新的商業銀行立足不易。
看中商業銀行的利潤及企業多元化經營舞臺的民營企業家們,對此應有足夠清晰的認識。
首先,利率市場化程度已很高;我國商業銀行利潤的一大來源是利差。
長久以來,為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央行一直規定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的利差一般在3%以上。
2010年以來,利率市場化進程逐步推進并從2012年起加速。2012年6月,央行規定貸款利率下浮區間擴大至基準利率的0.8倍,一個月后再次擴大至0.7倍;2013年7月,央行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限制,貸款利率徹底市場化。
雖然存款利率的官方市場化進程較慢,但隨著余額寶[微博]等貨幣基金的興盛,存款利率正被迅速抬高。
據統計,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利率一般在4.5%左右。
在貸款利率市場化和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雙重擠壓下,我國商業銀行的利差已被削薄。
普華永道上月發布的《2015年中國金融及銀行業展望》報告說,中國銀行業凈息差在2015年會降低到2%,已和發達國家相仿。
更重要的是,大型商業銀行擁有大量經營網點,這是吸收低息活期存款的基礎,民營銀行不可能通過大規模擴張營業點,必然轉向金融市場通過“負債管理”保持頭寸平衡,利差更是“雞肋”。
其次,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加入銀行業;近幾年,我國商業銀行隊伍在不斷擴大。
截至2014年,我國共有3家政策性銀行,5家大型商業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144家城商行,212家農村商業銀行,190家農村合作銀行,2265家農村信用社。至少從數量上看,這已是個接近完全競爭的市場。
除了商業銀行間的競爭,一些非銀行金融企業也開始分享銀行業的利潤。受資本市場不發達的影響,我國間接金融居于主導地位,銀行的地位才如此尊崇。
最近幾年,我國資本市場大發展,一方面是債券市場大發展,直接融資地位漸漸上升,間接金融被直接金融取代。
另一方面,資產管理行業興起,信托、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轉戶理財等等,資金的所有者不必再把資金交給商業銀行。
第三,商業銀行的經營策略已多元化,現有的商業銀行已覆蓋了絕大部分市場。
民營企業最大的優勢在于靈活的經營機制。雖然我國銀行體系中缺乏民營銀行,但不缺乏市場化程度很高的銀行。
在規模較大的銀行中,民生銀行的市場化程度一直被人稱道。這家由民營企業發起的銀行,雖然由銀監會直管,但天生帶有的市場基因從未磨滅。
無論事業部制的內部流程改造,還是提前布局產業鏈金融,無論員工激勵機制,還是企業公司治理,民生銀行都可以和任何一家民營企業相媲美。
此外,眾多的城商行中同樣有著不輸于民營企業的靈活機制和“接地氣”的特質。三家臺州的城商行不是為了吸引中小商販的資金而把營業時間調整到晚上7點半嗎?
這些情況已削薄了商業銀行的利潤。
據銀監會統計,去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1.35%,同比下降0.01個百分點。
截至2月10日,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和中信銀行披露了2014年業績快報,平均利潤增長率為11%,遠低于前兩年20%以上的增速。
處于這樣的時機,有意申辦銀行的民營企業需要好好考慮兩個問題。
其一,籌建的銀行是否有經營特色。
目前已開業或將開業的五家民營銀行,各自代表著一種經營思路。騰訊的微眾銀行無疑是互聯網金融的延伸。
阿里巴巴是互聯網金融的鼻祖,旗下的支付寶和余額寶基本具備了銀行雛形。
騰訊緊隨阿里巴巴腳步,微眾銀行采取“存款限定下限,貸款限定上限”的策略,有利于迅速吸收存款和滲透騰訊的用戶群中。
正泰集團和華峰集團為主發起人的溫州民商銀行,則是代表產業鏈金融和小貸公司。正泰集團的產業鏈上有上千家企業,商業銀行的平臺可幫助其發展產業鏈金融,而華峰集團是全國第二大小貸公司,商業銀行只是小貸公司的升級。
華北集團和麥購集團為主發起人的天津金城銀行擁有獨特的“公存公貸”模式,是民營企業之間調劑資金余缺的大平臺。
所有希望涉足銀行的民營企業不妨先問問自己,你未來要辦的銀行獨門秘籍是什么?
其二,籌建的銀行是否有風險管理能力。[新西蘭公司注冊]銀行業的高收益背后是高風險,看似輝煌的商業銀行無法克服本質上的脆弱性。
一方面,在資產配置上銀行存在期限錯配,短時間內儲戶集中取款足以擠垮任何一家健康的銀行。
另一方面,貸款業務存在信息不對稱,一筆貸款成為壞賬可能需要企業很多年的利潤才能彌補。
2002年左右,五大國有商業銀行曾一度壞賬高企,過了一段很艱難的日子。由于缺乏國有商業銀行的隱形國家擔保,民營銀行無疑比國有商業銀行的安全性更低。
阿里巴巴之所以積極地申請銀行牌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對風險的掌控能力,它掌握所有淘寶商戶的銷售、資金、存貨、客戶等的情況,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準確判斷客戶的信譽。
涉足銀行的民營企業都該先想一想,你像阿里巴巴一樣擁有出色的風險控制能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