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基金私人財富管理信托財產資產證券化和互聯網信托四維度構成信托資金生命線。
2014年中央提出經濟“新常態”的概念,[深圳瑞豐注冊香港公司]其表現形式是經濟增長率的下降,而內涵表現形式是中國經濟由原先的資源推動式為主的增長轉變為以創新推動式為主的增長,之前主要依靠資源投入、粗放管理的經濟增長方式行不通了,傳統行業(包括傳統金融業)需要通過變革創新、精細化管理實現下一步的飛躍。
2014年中國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財產規模近14萬億元,又上了新臺階,較2013年增長了三成。
但與此同時,業內的聚會很難再聽到像三五年前那樣群英激昂的景象,信托行業在戰略上的彷徨和迷惑仍在繼續、擴大。
之所以彷徨和迷惑,是因為對自身認識不清。
中國的信托業與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有個顯著的不同點是,信托業經歷了明顯的新老劃斷,新老迥異不同。
2006年年底和2007年年初,銀監會確定了信托公司的新定位是“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的金融中介機構”。
而如今,各類金融機構普遍開展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業務,信托的制度優勢逐漸遭受侵蝕,作為監管部門和從業人員,不得不認真思考、梳理在金融業進入“大資管”時代這一背景下信托公司的發展方向,鼓勵信托公司進行創新性實踐,積極融入到“大資管”時代中。
關于經濟新常態下、金融大資管背景下的信托公司可持續性的業務發展方向,筆者嘗試提出幾點拙見:
產業投資/并購基金的發展
信托做產業投資/并購基金是個老話題,但需要下真功夫。
由于可以直接投資股權且一般采用投行機制,信托公司在國內可以成為和產業聯系最為緊密的金融機構,經濟“新常態”下,產能過剩,為優質企業提供了大量兼并重組的機會。
信托公司若能聯合優質企業發起設立產業投資/并購基金,實現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聯合,一方面可幫助企業實現產業升級或擴張、幫助社會淘汰落后產能,另一方面資本的增值也為高凈值客戶實現了高回報。
這里說的產業投資/并購基金是真正的投資/并購基金,不是債性基金,信托公司不能只是募集了一筆資金、獲得一個固定回報,其他的就撒手不管了,若只是債性基金,銀行也能干,成本還低。
信托公司需要有自己的產業研究團隊,研究某一產業的發展趨勢,大體知曉產業風險、哪坑深哪水淺,擁有金融和產業的復合知識,真正為產業升級提供有效的金融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區別于其他金融機構,才能獲得產業方真正的青睞和合作。
這里的產業基金是泛指概念,既可指制造業、服務業,也可是房地產業、金融投資行業,它的核心是這個產業基金要有核心商業模式,不能僅僅是債性基金。
私人財富管理
當民間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財富的保障和傳承問題就民生問題。
在經濟新常態下,當創新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時,民間財富格局將重新分配,之前靠資源暴富起來的一批人只有認識到自身的局限,將積累的財富交予職業投資經理打理,才能避免財富不被血洗并得以傳承。
筆者也在業務實踐中不斷體會到市場對家族信托類的業務需求越來越迫切。
目前中信信托已初步形成了以家族信托為軸心、包括專戶理財、保險金信托(可理解為有保險杠桿的、迷你型家族信托)、家族辦公室等在內的較為全面的產品線;不僅接受現金信托,也承接非現金資產(如股權、不動產等)的信托。
對于信托公司而言,非現金資產的家族信托值得一提,商業銀行由于考核體制的束縛,往往不重視非現金資產的信托,而這恰恰是信托公司的機會:
1. 非現金資產往往涉及較為復雜的法律、稅收等問題,其本身類似投行項目,需要投行機制,需要長期的管理運營和保值增殖,商業銀行稍顯力不從心。
2. 非現金資產往往變現成本大,需要在國內就地設立信托。
3. 非現金資產后續往往伴隨現金的產生。
4. 實現現金和非現金資產的家族信托,才能真正實現將家族的資產負債放入信托中,才能為客戶做出最有效的家族傳承解決方案。
這里的家族信托是指真正的家族信托,不是理財型信托,區別在于是否專注于家族財富的傳承。
專注于傳承的家族信托往往更關注資金的安全性,其要求的投資回報評價線目前基本在1年期貸款利率水平上下,但其信托期限超長,能構成信托公司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
信托財產的資產證券化
筆者從2004年期全程參與了當時國家公募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建行個人按揭貸款資產證券化,非常清楚資產證券化的核心價值要在資產提供方和資金提供方中顯現,目前的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信托公司僅提供了通道價值,構成不了信托公司的核心業務。
那么,既然銀行的信貸資產能證券化,能不能允許信托公司的信托財產或信托受益權證券化呢?
大資管時代的本質是一國的金融深化,是各類原本分割的金融市場的融會貫通,那么,為何不能讓信托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呢?
如果暫時不能允許其在資本市場開展業務,是否能允許其財產(或受益權)通過有關金融機構進入資本市場呢?
推動信托公司或信托財產進入資本市場,將極大推動中國金融市場深化,打破金融分業壟斷格局,提升金融市場效率,促進傳統金融革新。
另一方面,信托公司或信托財產進入資本市場,將使信托公司獲得低廉的長期資金,有利于為實業經濟服務,降低投資風險。
互聯網金融和互聯網信托
互聯網金融是新話題,被中央視為推動傳統金融革新的利器。
互聯網若能與信托相結合,將解決信托公司缺少物理網點的缺陷,若能允許相對低凈值客戶購買高安全等級的信托產品,則將給信托公司插上騰飛的翅膀。
信托本源為“受人之托,代人理財”,并未限制高端客戶還是普通客戶,目前螞蟻金服、陸金所等眾多機構開展互聯網金融如火如荼,打著也是理財、資管的旗號。
信托產品中風險等級有高有低,如果是低風險類的信托產品,為何不能讓一般百姓購買、讓金融普惠?
目前互聯網上眾多股權眾籌何不引入信托監管機制,由堵變疏呢?
中信信托近年來推出的消費信托,因消費涉及千家萬戶,其本質就是一種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信托,其通過信托將消費和金融有機結合起來,在降低消費者消費成本、促進消費的同時,引導了社會資金向信托公司歸集,而互聯網放大了這種功能。
互聯網信托業務要求以委托人作為業務邏輯的出發點,[青島瑞豐注冊香港公司]這將涉及信托公司傳統業務流程改造,要求信托公司增加IT投入,若能夠成功,我們見到的將是另一個余額寶對接到信托公司,而非貨幣基金!
互聯網信托與中央金融普惠的精神相吻合,與降低資金成本的趨勢相呼應,是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大資管時代下金融各業混業競爭事實的結果和必然方向,就看是早是晚、以什么樣的形式出現了。
產業基金、私人財富管理、信托財產的資產證券化和互聯網信托,從四個維度構成信托公司的資金生命線,且充滿知識增量和技術門檻;這猶如任督二脈,若能打通,信托公司必將再次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的革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