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利率市場化不斷推進,以債權投資為主的模式難以維持信托產品的高收益,為此信托公司從固定收益類、浮動收益類產品雙向出發,豐富其產品線。
而經濟環境變化,[瑞豐商標注冊服務]以及風險個案頻發導致的風控壓力等,引發信托資金的配置領域悄然生變。
面對“豬都能飛起來”的股市,曾經的“高帥富”信托,多少有些黯淡。好項目難找,資金面逐漸寬松,加之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傳統的固定收益類信托產品預期收益率面臨下降壓力。因為股市的“誘惑”,投資者對于預期收益的期許也有提高的趨勢。而隨著信托風險個案頻發,打破剛性兌付的預期愈發增強,“低風險、高收益”的信托產品今后或再難尋覓。
傳統信托限制頻頻 市場環境變化多多
“以往信托產品多以債權投資為主,隨著經濟環境變化和行業發展,以純債權模式維持高收益的可能性在降低。”
當前,市場上純債權模式信托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在慢慢走低。某信托公司人士表示,總體而言,純債權模式信托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水平下降了約0.5%至1%。
“信托公司也在通過金融創新,利用股權+債權等模式來穩定收益率水平,但相應的,產品風險級別略有上調。”
百瑞信托王力航也認為信托產品預期收益率的走低要滯后于無風險利率的下降。“對于眾多投資者來說,信托產品仍是風險收益比高的投資標的。”
不過,信托資金的配置領域近年來在發生變化。
工商企業、基礎產業、金融機構、證券投資和房地產,是信托資金投向的五大領域。
但這五大領域中,工商企業、基礎產業領域信托資金的配置占比在下降,而金融機構、證券投資領域的占比則在上升,曾經是“香餑餑”的房地產領域,鑒于風控的壓力,目前信托資金配置比較謹慎。
“在基礎產業信托方面,傳統的信托產品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限制,未來以PPP模式為框架的信托項目將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投資者可關注近期信托公司推出的產業基金項目。”王力航說,信托公司將從實質上的發債人逐漸過渡為基金的管理人,這對信托公司和投資者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投資者需要仔細研判產業基金的投資標的、風控手段以及獲利潛力等重要因素。不過,上述信托公司人士說,基礎設施等政信合作類信托目前多是之前談好的項目,新開拓的項目不多。
“優質資產不好找,且PPP模式下,不僅投資期限偏長,預期收益能否達到市場預期也存在不確定性。”
在房地產信托方面,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房地產企業將面臨整合,房地產市場也會更加細分。投資房地產信托,投資者不僅要關注項目本身的質量、地塊的情況以及融資方的管理團隊實力和實際運營狀況,也要看信托公司以往房地產信托產品的業績、風險處置的能力等。
同時,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在工商企業方面,未來信托公司也將不再是簡單的債權投資,私募股權投資以及FOF等都是發展方向。”王力航提醒投資者,對于信托產品需注意行業和地域兩個要素,近兩年爆發的風險項目呈現兩個特點,即行業集中性和地域集中性,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的煤炭板塊。
新三板產品火熱 海外信托尚待挖掘
因為股市走牛,近一段時期證券投資類信托大行其道,有些信托公司也推出了針對新三板的信托產品。但上述信托人士表示,投資新三板的信托產品風險較高。
“證券投資類信托主要分結構化和非結構化兩類,且差異較大。”王力航說,結構化的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分為優先級和劣后級,普通投資者一般購買的是優先級,其本質上就是借錢給別人放大杠桿投資,一般為固定收益。只要有良好的風控措施,優先級投資者的風險較小。非結構化的產品目前主要是陽光私募,一般為浮動收益。
投資者在投資陽光私募產品時,一是需要關注資本市場的行情,二是私募管理的資金量和私募經理的個人投資業績。
一般來說,資金量大的私募相對來說風險低些,有優異且穩定歷史業績的私募經理管理能力相對可靠。當然,這些都只是參考,投資者需要自行評估風險和收益。
“為滿足投資者日益多元化的投資需求,大部分信托公司正從固定收益類產品和浮動收益類產品雙向出發,致力于研發豐富的產品線。”方正東亞信托研究創新部總經理楊帆表示,浮動收益類信托產品比較適合對某些市場或產業具有一定認知水平,但自身難以直接篩選和投資的投資者,以獲取超額收益。
楊帆說,隨著市場利率下行,固定收益類信托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將逐步恢復常態,而浮動收益類信托產品的收益率區間將擴大,但整體收益率將伴隨著信托公司主動管理能力的加強而上升。
此外,對于跨境投資類信托產品,[成都 注冊香港公司服務]信托公司目前還處在嘗試階段,但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下,前景廣闊。
業內人士表示,在目前階段風險主要來自于信息不對稱,因此優質的、體量較大的境外合作方是該類產品較好的選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