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國民信托外,其他67家信托公司2014年“成績單”已經相繼出爐,2014年信托行業管理的資產總額達到了13.86萬億,比2013年增長27.70%,這一數據是公募基金當年管理資金規模的3.1倍,但是同比增速已經顯著慢于2013年的46.05%。
據統計,[上海瑞豐注冊香港公司]有53家公司的信托資產規模增幅為正,占比超過了79%,另有13家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規模下降。有3家信托公司的管理規模增速超過了100%,其中,萬向信托以增幅256.80%遙遙領先,位居第2位和第3位的分別是建信信托和上海信托,而該數據2013年則有11家。
整體來看,經過3年的超高速爆發后,2014年開始信托行業整體規模增速已經開始放緩了。
從信托資產規模絕對值來看,超過2000億元的有25家,占到總數的37.3%,67家公司平均規模為2079.79億元。而這其中,“巨無霸”中信信托一家就管理著9020.74億元,領先第2位中融信托近2000億元,建信信托以6658.35億元位居第3位。相比2013年的Top10,2014年出現了3張新面孔,分別是:華寶信托、平安信托以及交銀信托。
2014年信托資產規模排名2014年信托資產規模排名
在2014年信托資產規模TOP10中,僅有1家當年增幅超過100%,而且有6家公司的增幅低于2013年行業增幅,可以看出信托規模的增速放緩已出現苗頭。
2014年各家公司年報顯示,信托資金主要投向了實業、基礎產業、金融機構、證券投資和房地產五大領域。
實業是指經營類的工商企業;基礎產業是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產業;金融機構主要是指金融機構間相互融資以及調劑性借貸等貨幣資產業務;證券投資則是投向A股市場以及新三板市場;房地產即用于房地產項目開發。
前10位公司2014年各領域信托資金增加量,相對于2013年降幅最大的主要集中在基礎產業和實業兩個領域。就基礎產業來說,資金信托對基礎產業配置的減少,與基礎產業過度投資、地方債務風險加大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預見,隨著國家相關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信托業未來將進一步壓縮對基礎產業的配置。而實業領域的減少主要源于經濟不景氣,工商企業普遍經營困難。
而房地產信托資金有所增加,反映了中國經濟新常態下保增長、穩定房地產行業的政策導向,但在房地產下行周期下,可持續性有待驗證;資金信托對金融機構運用的增加,主要源于貨幣資產業務相對安全和回報穩定等市場因素;資金信托對證券投資占比的提升,順應了2014年7月以來中國股市的強勢表現,資本市場投資價值凸顯等因素。
各公司信托資金投向領域2014年增量同比情況(與2013年增量比較)
在去年規模增速前十的信托公司中,其增幅全部超過了60%,還有3家超過了100%。
去年規模增速前十的信托公司
觀察各公司的資金投向,[廣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這10家發展最快的公司中,大部分的信托業務增長發生在金融機構和證券市場領域。而這與2014年度信托行業整體配置領域的變化也相契合:資金信托對工商企業和基礎產業配置呈減少的趨勢。與之相反的是,資金信托對金融機構、證券投資的配置近年來一直呈現上升趨勢——資金信托對金融機構的配置由2013年末12%的占比上升到2014年末17.39%的占比;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證券投資領域,這一比例上升了3.83個百分點。